演练现场
本报讯 (记者陈卓)提升防汛应急战斗力,确保城区安全度汛。4月30日上午,我市2025年首批防汛能力提升项目建成投运暨城区防汛演练举行。
当日上午,防汛演练活动在和平大道北段拉开序幕。据了解,2025年,我市各级各部门谋划实施城市防汛能力提升项目25个,总投资17.94亿元。其中,白小屯汇水区域改造、高新区(新飞大道至道清路)易涝积水点改造等8个首批防汛能力提升项目已全部完工。
当日,多支防汛应急抢险队伍集体亮相。抢险队员们神情坚毅、队列整齐。各类防汛装备也悉数登场。据了解,为提升城市防汛能力,相关部门引进大量“硬核”装备技能,如蛙人技术和水陆两栖车、水洗刀等各种抢险新技术装备,为城市安全度汛打下了坚实基础。
防汛演练科目中,应急救援车辆陆续驶向演练区域。在荣校路理想城南门,进行的是城市道路排水实战演练。防汛队员按照分工,进行围挡警戒、架设水泵等。不到10分钟,一台4000型大型移动抽排泵车组就架设完成,随时可以进行雨水抽排。在平原路京港澳立交桥,2辆红色大型远程供水抽排单元车辆依次驶入演练区域,在一番紧张操作下,顺利完成抢险作业。随后,各防汛演练科目有序展开,并圆满完成各项任务。
在市城管局综合运行中心,工作人员对主城区立交点位、易积水点、市政设施等进行实时监测,认真分析研判雨情汛情,与气象、应急、住建等部门进行会商研判,为防汛排涝及时提供数据,为城市防汛调度与城市安全提供了有力保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