市人社局
新乡网讯(新乡日报全媒体记者 郭书武)10月31日,在“改革促成效,营商谋发展”优化营商环境工作系列第八场新闻发布会上,市人社局党组书记、局长刘建学介绍了该局在改善营商环境方面的做法和成效。
聚焦重点,精准施策,就业创业服务体系更加完善。该局全力促进高校毕业生高质量就业,联合高校组织省内外4400余家用人单位,举办20场大中城市联合招聘和校园“双选会”,提供岗位2万多个。积极推动困难群体就业。2025年,新增农村劳动力转移就业1.96万人、返乡创业8300人,累计帮助1.3万名失业人员实现再就业,4799名城镇就业困难人员实现就业。持续发放补贴助力就业创业。2025年,发放企业吸纳就业社保补贴2291.34万元,惠及2.15万人。
健全机制,创新落实,社会保障服务效能持续提升。持续实施降低费率政策。2025年,助力全市2.95万家参保单位享受阶段性降低失业保险费率政策、4.48万家参保单位享受工伤保险费率政策。惠企政策实行直补快办、免申即享。截至目前,为4430家企业发放稳岗补贴5287.26万元。深入推进社保服务“打包办”。全面实施职工退休、申领工亡待遇等一件事“打包办”,实行“一窗受理、集成服务”。优化便民服务网点设置。设立社银便民合作网点79个,推动530项社保业务实现“就近办、家门口办”。
引才育才,覆盖全域,招引培育机制更加完善。全面落实人才引进政策,搭建招才引智平台。2025年以来,组织我市企事业单位参加招聘活动,提供1135个优质岗位,接收简历1241份,达成初步引才意向343人。强化博士后科研创新平台建设。截至目前,全市共设立博士后工作站15个、博士后创新实践基地23个。大力激发人才创新活力。对博士后工作站、博士后青年人才等在经费方面予以支持。强化技能培训,以赛促训成绩斐然。9月,在全国第三届职业技能大赛中,我市8名选手取得2金、2银、1铜和3个优胜奖的优异成绩,奖牌数居全省第三。
靠前化解,有力维护,劳动关系更加和谐。该局加大劳动纠纷预防化解力度,24名青年仲裁员志愿者对口包联127家企业,帮助企业规范用工。公正执法纵深推进,落实不予处罚、从轻处罚等“四张清单”要求。常态化开展根治欠薪工作。截至9月底,为4442名劳动者追回工资5626万元。
市工信局
新乡网讯(新乡日报全媒体记者 郭书武)10月31日,在“改革促成效,营商谋发展”优化营商环境工作系列第八场新闻发布会上,市工信局党组成员、副局长陈鹏飞介绍了该局在营商环境方面的做法和成效。
工业经济实现新提升。400余个工业技改项目有序推进,70余个项目建成投产。前9个月,35个行业大类中26个行业实现正增长,13个行业实现两位数增长。
链群培育取得新成效。累计培育省级中小企业特色产业集群5家,其中,获评国家级中小企业特色产业集群3家,居全省第一位。2024年,“8+17+N”产业链群规模占全市产业规模80%以上,五大传统产业集群总产值突破2000亿元。6家中小企业特色产业集群实现总产值1767亿元。
产业结构转型升级实现新突破。传统产业加快“焕新”,在全省率先建立设备更新、支持政策、优质设备供给“三个清单”。今年以来,工业领域更新设备17300台(套),完成投资91.2亿元,带动实施工业技改项目141个。新兴产业加速“领跑”。持续推进科技创新和产业创新深度融合,着力打造新材料、新一代信息技术等新增长引擎,海滨药业等企业一批重点项目建成投产。未来产业加力“生根”。系统谋划未来制造、未来信息、未来材料、未来能源、未来空间、未来健康等六大重点方向,在全省率先制定支持人工智能资金政策,成功指导平原示范区、高新区、长垣经开区因地制宜申报省级未来产业先导区,入选数量居全省第一。
创新驱动取得新进展。围绕产业链部署创新链、围绕创新链布局产业链,推动科技创新与产业创新“双向奔赴”。全市拥有国家级质量标杆企业14家、省级质量标杆企业69家、省级技术创新示范企业41家,43家企业入选省级工业设计中心,53家企业176台(套)设备通过河南省首台(套)重大技术装备认定,数量均居全省前三位。
企业培育实现新突破。长垣市卫华集团成功入选工信部首批卓越级智能工厂和工信部人工智能赋能新型工业化典型应用案例。
产业生态实现新改善。组织全市1432名党员干部,累计走访企业6040家,连续三年被省委、省政府表彰为“万人助万企”工作先进集体。今年以来,帮助企业争取满负荷奖励资金6770万元、高质量发展资金5831万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