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你看,这些产品供应国内的中石油、中海油、中原油田、渤海油田等;那些产品供应国外的油田。”日前,在卫辉市化工有限公司的成品仓库内,八车间固态聚合物合成班班长王鹏飞自豪地向记者介绍着产品,“我们车间班组都参与了产品生产,国内油田几乎都用了我们的产品。”
公司仓库内,一件件成品包裹得严严实实,整整齐齐堆放在一起,标签上写着准备发往目的地的名字。这些产品凝聚着公司干部职工的心血,也包括王鹏飞在内。
自1997年中专毕业进入公司之后,王鹏飞一直工作在生产一线,任劳任怨。他爱学习、肯钻研,团结同事、服从领导,工作兢兢业业,解决了生产上一个又一个难题,为企业创造了更多利润。
2008年9月,油田市场急需一新产品,技术科拿来了一张写满技术参数和各种要求的纸,生产部门需要按照要求把产品生产出来。公司领导综合考虑,决定把这个艰巨的任务交给八车间。接到任务之后,在公司领导、生产科、技术科的大力支持下,王鹏飞与车间所有人一起坚守工作岗位,一次次调试压力、温度、pH值及原料之间的配比。这是一个动态调整的过程,按照组合计算,需要有上百次试验才能确定最佳生产工艺和原材料配比。这是一个摸索的过程,产品一次次检测,一次次不合格。化工行业有其特殊性,特别是中试,为防止记录数字因人员不同而产生细微偏差,要求尽量不换人,确保试验的稳定性和连续性。三天两夜,王鹏飞与工人一起待在中试现场,吃饭和短暂的休息都是在车间完成。他没有因为任务艰巨而退缩,没有因为身体劳累而抱怨,经过一次次中试,最终生产出合格的产品,并且成为公司的拳头产品。
化工行业对人员着装有着严格的要求,中试时正值酷暑,王鹏飞和工人全身穿着劳保服、劳保鞋,戴着两层塑胶手套,佩戴防护眼镜及防毒口罩。车间里没有空调,人在里面掌心、身上、脚底很快都沁出了汗水,身体全天基本上湿漉漉的。
公司生产科科长对王鹏飞的评价是:爱学习、爱钻研,能够胜任车间生产线上任何一个岗位,能提出合理化建议,是一位全能型人才,并带出来许多全能型员工。
公司生产线有一个烘干工段,后来公司决定用微波烘干机代替传统的蒸汽滚筒烘干设备。但是新设备有一个问题,产品放到传送带上之后,随着传送带的轻微振动,少部分产品会顺着边缘掉落在烘干机的底部,随着长时间的烘烤而发热,甚至失火。工人需要不定时进去清理掉落的产品,但是工人进出口和设备的通风口不一致,产生诸多麻烦。王鹏飞观察、研究之后,向厂家提出来“进出口与通风口一致原则”的建议,并被厂家采纳。
设备改进之后,虽然清理难度降低了,但是如何从根本上解决产品掉落的难题,又成了王鹏飞思考的重点。经过仔细观察、思考之后,他又提出一个建议,在传送带两侧加一个轻微向上的斜滚,防止产品掉落。厂家按他的建议改正之后,圆满解决了问题。
工作28年来,无论严寒酷暑、还是白天黑夜,王鹏飞带领班组成员克服了一个又一个困难,完成了一次又一次攻关,为公司产品生产和新产品试验作出了积极贡献,以实际行动践行了一名班长的责任和担当,在工作上起到了先锋模范作用。
对待工作,王鹏飞因热爱而执着,因执着而尽责。多年来,王鹏飞获得了很多荣誉。这些荣誉,已经成为他进一步做好工作的阶梯。如今,他更加专心工作、爱岗敬业、学以致用,一以贯之地传承好劳模精神、工匠精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