数字赋能“三资”生金——喜看获嘉县以数字治理激活乡村发展“一池春水”

2025-09-19 10:58:42 来源: 新乡日报 评论:0 点击:  收藏
  新乡日报全媒体记者 赵改荣 苏洪峰 通讯员 职福利

  金秋时节的同盟大地,嘉禾遍野,黍稷盈畴,乡村旅游景点人群熙攘,处处洋溢着丰收的喜悦与蓬勃活力。

  这一派生机盎然的景象,正是获嘉县深化农村改革的生动写照。2023年以来,该县聚焦农村集体“三资”(资金、资产、资源)管理,以“规范提质、盘活增效”为主线,探索出“清家底、强监管、促增收”的本土化路径,有效激活长期闲置资源,带动村民增收致富,为乡村振兴注入持续而强劲的内生动力。

  “清家底”:从“糊涂账”到“明白账”,夯实乡村治理基础

  农村“三资”底数不清、管理不规范,一直是基层治理的难点和痛点。

  “这块地原来是村集体的,但一直被个别村民占用种菜,几十年没交过承包费。”9月8日,在亢村镇亢王庄村,村党支部书记王庆志指着一片长势喜人的玉米地介绍,为破解此类问题,村“两委”通过“3533”党群代表议事会充分协商,并严格执行“四议两公开”程序,最终与占用土地的村民重新签订规范合同,实现了集体土地的合规使用。

  记者了解到,过去,由于历史遗留问题多、合同管理混乱,获嘉县村集体资源被占用、低价承包甚至无偿使用的情况屡见不鲜,不仅导致集体收益流失,更引发诸多矛盾。

  为夯实乡村治理基础,2023年,获嘉县在全县开展“一清三规范”专项行动,重点清理不规范合同、整顿资源发包乱象。县、乡(镇)、村三级联动,县委、县政府主要领导牵头,县纪委监委、农业农村、自然资源等部门组成工作专班,逐村逐地摸排,将一批长期未决的“问题合同”和“沉睡资源”暴露于阳光之下。

  “我们通过反复沟通和民主议事,收回了300多亩被无偿占用的集体土地,重新公开发包后,村集体每年增收超过30万元。”陈位庄村党支部书记陈德芝说,“群众心气顺了,村里干事也有了底气。”

  类似案例在获嘉县不断涌现:大新庄乡小呈村10亩集体土地经公开竞标,承包价从每亩700元提高到1250元;城关镇前寺村通过规范窑厂土地租金,每年为集体增收2000余元......这些看似不多的“数字”背后,是一场深刻的产权制度改革和治理能力升级。

  与此同时,获嘉县还强化信息支撑,立足当地实际,开发建设农村集体“三资”信息化监管平台。截至目前,全县共采集集体土地60.04万余亩,规范土地承包合同3465份。

  “强监管”:一码监督、全程透明,让权力在阳光下运行

  摸清家底更要管好家底。

  过去,“三资”管理信息不透明、监督不到位,村民无法有效参与,容易导致微腐败和集体资产流失。

  “现在只要扫一下村里的二维码,谁承包了地、多少钱、钱用哪了,一目了然。”徐营镇东街村村民赵建军高兴地说。他提到的“二维码”,恰是获嘉县农村集体“三资”监管平台以“一村一码”推进村务公开的典型体现。通过手机,村民可随时查看本村资产资源、合同履行、财务收支等情况,实现监督“指尖可达”。

  在徐营镇“三资”监管中心,工作人员向我们演示了监管平台的操作流程。该平台整合了集体资产监管、信息发布、产权交易等8个子系统,具备数据汇总、动态预警、流程跟踪等功能,实现“三资”管理的全程留痕、实时监控和多级协同。

  “以前‘三资’管理不透明,容易‘一言堂’,现在都在线上运行、全程公开,干部省心、群众放心。”徐营镇党委书记祁廷梁说。目前,该平台已覆盖全县11个乡镇222个行政村,实现县、乡(镇)、村三级联网监管。

  2024年,通过系统化清产核资和数字化监管,获嘉县村集体经济收入实现跨越式增长:收入超100万元的村达15个,超50万元的村76个,超20万元的村占比超过一半。“三资”监管的“数字赋能”,极大提升了乡村治理效能。

  “促增收”:盘活资源、长效发展,壮大集体经济惠民生

  “双平台”联动机制是获嘉县在“三资”管理中的另一创新。通过建立“农村集体资产监督管理平台+农村产权交易信息服务平台”,获嘉县实现了资源管理、公开交易、风险防控闭环运行。

  在中和镇北街村,一片荒废20多年的集贸市场土地通过平台重新进入公众视野。由于历史原因,土地权属存争议、承包方拒不交还,成为村里的“老大难”。村党支部通过召开“3533”党群代表议事会,邀请党员、村民代表、承包方多方协商,最终明确产权、收回土地,纳入平台规范管理。

  “涉及合同清理、资源发包等事项,都通过党群议事会集体决议,群众参与度高,决策执行也更顺畅。”中和镇党委书记朱佳佳表示,通过民主协商与平台技术相结合,有效破解了该镇一批长期难以解决的遗留问题。

  截至今年8月,全县共梳理合同5281份,清理不规范合同2173份,新增集体土地2610亩、房屋租赁面积2900余平方米,年均带动村集体增收1294万元。

  “通过数字化管理,我们打通了‘三资’阳光运行的堵点,提升了乡村治理效能。”获嘉县副县长王荣世表示,“下一步将继续深化‘三资’管理制度改革,推动资源整合和产业培育,让农民分享更多发展红利。”

  从摸清家底到智慧监管,再到盘活增效,获嘉县以数字赋能“三资”管理,成功迈出了集体经济壮大与乡村治理升级的“三步走”。这条以问题为导向、以技术为驱动、以惠民为根本的数字化新路,正让获嘉县乡村焕发出新的生机与活力。

责任编辑:王艺元

关于

互联网违法不良信息举报 意见反馈 新闻地图 旧版回顾
网站简介 - 联系方法 - 招聘信息 - 新乡日报社简介 - 广告服务 - 网站地图
大河新乡网版权所有
©1997-2022 河南致晟提供技术支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