清晨,展馆开放后,群众有序排队等候入馆。馆内气氛庄严肃穆,锈迹斑斑的军刀、布满弹孔的钢盔、刻有日文的毒气弹壳、边区土造手榴弹、八路军军训教材等珍贵抗战实物静静陈列,每一件都承载着烽火岁月的记忆。
“中国好人”、展馆负责人耿风泉亲自讲解,他手持八路军铁制水壶、弹药袋等实物,用生动语言和鲜活事例,讲述老一辈革命家的英勇事迹与展品背后的抗战故事,让参观者深切感受百折不挠、视死如归的抗战精神。参观人群中,既有驻足凝视、回忆往昔的白发老人,也有专注聆听、不时提问的青少年。多所学校组织学生身着整齐校服前来参观,孩子们通过实物直观感受抗战历史,深化对那段岁月的认知。
“看到这些带着弹痕与锈迹的抗战实物,我才更深刻体会到战争的残酷。”一名学生在留言簿上写道,“珍惜和平,努力学习,为祖国繁荣昌盛贡献力量。”
据悉,该展馆由耿风泉一家三代军人于上世纪80年代创办。40多年来,他们节衣缩食自筹资金,足迹踏遍太行山革命老区,累计收集两万余件抗战实物。如今,这座展馆已成为全国革命老区“家庭式”抗战实物馆中,品类最全、数量最多、研究价值极高的展馆之一,更被命名为河南省国防教育基地。展馆常年免费开放,累计开展相关活动千余场,惠及300余万人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