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年以来,我市不断完善灭火救援体系,持续提升灭火救援能力水平。我市在消防救援人员中严格落实“周测试、月考核、双周随机抽考、绩效加扣分”等举措,共开展各类考核7次,730余人次参加,全面检验练兵成效。我市还将所有市政水源、天然水源登记造册,上传至自主研发的预案管理系统,自主研创远距离供水操法,开展9类典型灾害处置研究攻关,使辖区消防站独立作战灭火率达85%以上。同时,依托战训人才库,采取自主申报、提前预审、现场讲解及现场实操的方式开展预案评比,以“手绘预案力量部署图”“数字化预案评比”“二维码一键扫码获取”等方式,完善重点单位预案,开展“双随机+全要素”演练,实现预案编制与实战效能双提升,截至目前,全市范围内成功处置各类警情3500余起。
我市还划分出“东南西北中”5个片区,瞄准各片区灾害类型与潜在风险,构建起“辖区主战、周边增援”的专业消防救援力量体系,分区设立指挥长,形成单元化作战指挥模式。通过实践,我市创新提炼“一警四调一联动”模式,即一起警情,可迅速调集国家队、乡镇或企业专职队、小型站、微型站,联动灭火救援社会成员单位,并接入监控视频系统及相关监测软件平台,实现与各联动单位互通联动。同时,创编无人机应急测绘、自组网+卫星网延伸信号传输、数据采集等通信保障战法,模拟各类极端情况,开展直报直调、前突通信、现场指挥部搭建和通信战法训练,进一步提升全市灭火救援能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