市中级人民法院
新乡网讯(新乡日报全媒体记者 郭书武)7月18日,在“改革促成效、营商谋发展”优化营商环境工作系列第四场新闻发布会上,市中级人民法院执行局局长闫瑜介绍了该院在信用建设上的相关情况。
发挥强制执行作用,促进社会信用建设。该院今年以来共限制高消费11022人次,纳入失信被执行人名单6458人次,开展专项集中执行活动244次,保持对失信被执行人的高压态势。
发挥执行引导作用,鼓励社会信用修复。全市法院组织开展失信信息专项核查活动,对已结案件和在执案件中的失信信息进行全面梳理、逐案核查。对符合删除(屏蔽)条件的案件,及时对被执行人进行信用修复。今年以来,屏蔽失信自然人3108条,屏蔽失信法人及其他组织658条,解除限制高消费措施5369条,帮助其第一时间修复社会信用。
加强善意文明执行,切实保护企业运营发展。该院在强制执行过程中,秉持既坚持法律刚性、确保生效裁判落实,又注重柔性司法、体现人文关怀的工作理念,在采取查封、扣押等强制措施时,严格规范执行行为,避免超标的、超范围执行。向被执行人发送“预纳失”、“预限高”、预处罚通知书,切实做到勤督促防失信;对暂时困难但诚信履行的被执行人,灵活运用分期履行、执行和解等方式;对涉及民生或企业经营的案件,采取“活封活扣”等保全措施。
建立联合惩戒机制,构建社会信用体系。该院与市自然资源和规划局、市住房公积金管理中心建立查控联动机制和公积金查控工作室,进一步提高了执行效率。今年以来,共办理住房公积金案件43件,扣划到位金额367.2万元。
加强法治宣传,营造良好社会风气。该院积极探索执行宣传新模式,广泛开展执行现场直播,采取“执行+普法”方式,引领广大网友以第一视角“沉浸式”体验执行全过程,切实感受人民法院依法打击失信、维护社会公平正义的坚定决心和信心。
市市场监管局
新乡网讯(新乡日报全媒体记者 郭书武)7月18日,在“改革促成效、营商谋发展”优化营商环境工作系列第四场新闻发布会上,市市场监管局党组成员、副局长王志海介绍了该局在信用建设上的做法。
夯实信用建设基础,构建信息归集共享大格局。该局全面归集涉企信用信息,建立覆盖全市企业的信用信息数据库,累计归集信息185万余条。强力推进信息公示工作。建立协同机制,深化宣传引导,优化帮扶服务。开展“年报增信、服务同行”经营主体年报服务月专项行动,“手把手”指导经营主体完成年报填报。全市企业年报率、个体工商户年报率、农民专业合作社年报率等核心指标均高于全省平均水平且位居全省前列。
创新信用监管方式,提升监管精准性与有效性。全面推行“双随机、一公开”监管,规范监管工作标准,强化信用风险分类管理,深入开展信用提升行动。加大信用培育力度,加快信用环境塑造。加强对经营主体守信经营指导,引导经营主体加强自身信用建设,不断提升责任意识和诚信意识。
强化信用约束,构建失信联合惩戒机制。严格异常名录与失信名单管理。对未按时公示年报、无法联系的企业,依法列入经营异常名录;对食品安全、药品安全等领域存在严重违法行为的当事人,列入严重违法失信名单。2025年上半年,全市已列入经营异常名录2829家次,失信主体在贷款、政府采购、工程招投标等领域受限,形成“守信受益、失信受限”的监管威慑力。
加强信用修复服务,助力企业重塑信用。制定信用修复工作指引,明确条件、程序和材料要求,通过“两书同达”(行政处罚决定书与信用修复告知书同步送达)等方式,构建覆盖行政处罚、经营异常名录、严重违法失信名单的全流程信用修复机制。全面推行线上信用修复和“承诺+容缺”受理,对非关键材料允许事后补交。截至目前,已累计为经营主体办理信用修复2万余家次。
市优化营商环境服务中心
新乡网讯(新乡日报全媒体记者 郭书武)7月18日,在“改革促成效、营商谋发展”优化营商环境工作系列第四场新闻发布会上,市优化营商环境服务中心相关负责人李超介绍了有关情况。
全面归集共享信用信息,夯实信用建设基础。今年以来,全市归集共享信用数据1013万余条,与全市38家信源单位高效互联,实现信用信息跨部门、跨领域、跨层级共享应用。加强信息共享安全防护,建立全流程安全管控体系,完成信用平台“三级等保”。
创新开展行业信用监管,提升服务企业效能。全面推行信用承诺制,全市累计归集各类信用承诺22万份。深入推进分级分类监管,对信用状况良好的企业,降低抽查比例和频次,做到“无事不扰”。目前,全市在市场监管、交通运输、安全生产等38个重点领域开展分级分类监管。健全联合奖惩机制。今年以来,通过联合奖惩系统产生35万余次有效查询,反馈奖惩案例7400余件。
助力实体经济融资服务,缓解企业融资难题。我市积极推动“信易贷”工作,依托市融资信用服务平台向经营主体提供“信易贷”产品和服务。联合银行业金融机构,建立覆盖全市中小微企业的预授信模型,开发各类信用金融产品,推动“信易贷”惠企政策和金融产品精准送达各类经营主体。
推进信用建设重点任务,健全社会信用体系。我市积极推进经营主体高效信用修复,创新推行“线上修复专栏+线下服务窗口”“双轨制”服务模式,实现对经营主体“一对一”修复帮扶,累计受理修复申请1025例,“一日办结”548例。全面推行“信用代证”,高效推进47个涉证领域使用专项信用报告替代有无违法违规记录的证明。持续开展各类失信专项治理。
引领诚实守信社会风尚,营造良好信用氛围。我市始终将诚信文化建设作为社会信用体系建设的重要内容,通过多种形式广泛开展诚信宣传教育活动,营造了浓厚的诚实守信社会氛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