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农业强省的蓝图徐徐展开,新乡这座矗立于黄河之滨的沃土之城,正以昂扬之姿擂响建设农业强市的铿锵战鼓。
市委十二届八次全会精神强调,要坚持农业农村优先发展,统筹推进乡村五大振兴,加快建设农业强市。这不仅是对“国之大者”的坚定担当,更是立足资源禀赋、擘画发展新篇的战略抉择。
作为“中原粮仓”河南的重要组成部分,新乡连续多年粮食总产量稳定在90亿斤以上,超过85%的耕地建成了高标准农田,不单解决了自身吃饭问题,每年还调出原粮及其制成品供给保障全省、全国,牢牢扛稳全国粮食安全的重任。以“粮头食尾、农头工尾”为抓手,打造农产品加工、功能食品、生物医药全产业链,原阳预制菜、延津优质小麦制品、卫辉食品饮料等一大批特色产业崛起牧野大地。充分发挥全国农村改革试验区的政策优势,深入推进农村土地“三权分置”改革,为“三农”发展注入了强大动力。
从农业大市跃迁农业强市,是新乡在新征程上必须扛起的时代使命。我们清醒地看到,前路并非坦途,未来会有更多挑战,但我们有基础、有优势、有信心。唯有保持战略定力,久久为功,持续扛稳粮食安全重任、加快发展乡村富民产业、扎实推进和美乡村建设,方能不负沃野千里的自然禀赋,不负时代赋予的历史机遇。
固本强基,筑牢稳产保供“压舱石”。保障粮食和重要农产品稳定安全供给始终是建设农业强市的头等大事。要深入实施“藏粮于地、藏粮于技”战略,深入实施主要粮油作物大面积单产提升行动,推动具备条件的永久基本农田全部建成高标准农田,全面提升粮食生产综合能力。要紧紧扭住种子这个农业“芯片”,发挥中原农谷创新策源地的优势,针对种源“卡脖子”问题加快技术攻关,大力推动种业振兴,牢牢掌握粮食安全主动权,让“中国碗”多盛“新乡粮”。
链条跃升,激活产业兴旺“动力源”。建设农业强市,核心在产业振兴。当前,我市正全力推动农业从“原字号”向“深加工”、从“卖原料”向“卖产品”“卖品牌”的华丽转身。要立足我市资源禀赋和产业基础,紧扣农业7大集群20条产业链布局,因地制宜发展优势特色种养业,升级壮大农产品加工业,延伸现代农业产业链条。要超常规推进中原农谷建设,建立常态化对接机制,推动科技成果就地转化,惠及更多乡村富民产业。要积极拓展农业多种功能,培育休闲观光、生态康养、文化体验等新业态,让青山绿水真正转化为富民增收的金山银山。
生态宜居,绘就和美乡村新画卷。建设农业强市,最终落脚点是促进农民富裕、乡村和美。要学习运用“千万工程”蕴含的发展理念、工作方法和推进机制,巩固拓展“三通一规范”建设成果,分类推进乡村建设,持续改善农村人居环境,完善基础设施和公共服务,建设宜居宜业和美乡村。要深化运用农村改革成果,强化农村集体“三资”数字化管理,加强农村集体资源资产合理开发利用,完善联农带农机制促进村集体和农民“双增收”。要大力培育高素质农民,吸引各类人才返乡入乡创新创业,为乡村全面振兴注入源源不断的活力。
当金色的麦浪在平畴沃野翻滚,当丰收的喜悦在农家小院洋溢,当宜居的画卷在美丽乡村舒展,新乡建设农业强市的壮阔实践,必将为一域增光、又为全局添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