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勺“烩”出乡村振兴图

2025-07-04 09:41:26 来源: 新乡日报 评论:0 点击:  收藏
  新乡日报全媒体记者 郭书武

  烹饪,是长垣市与起重、卫材、防腐并列的四大产业之一。长垣烹饪历史悠久,成绩卓著,名声远扬。特别是在推进乡村振兴过程中,烹饪行业培养了人才,增加了就业,创造了财富。

  “一勺”匠心传薪火

  7月1日,中国烹饪协会副会长樊胜武带领公司优秀员工到长沙旅游,专程前往橘子洲瞻仰青年毛泽东雕像。

  此行的20名员工中有4名长垣籍。他们跟随着从长垣走出来的樊胜武,走出黄河滩,掌握了烹饪技艺,拥有了安身立命的本领。

  赵耀,阿五集团技术品控中心副总监,跟随樊胜武工作已有20年,目前在郑州娶妻生子,成家立业,家庭幸福。他说,是樊胜武改变了他的命运。

  樊胜武何尝不是通过烹饪改变了自己的命运。1986年,他从烹饪技校毕业,进入餐饮行业,从一名厨工成长为中国烹饪大师,在郑州创办了“阿五”品牌及连锁店,扛起“复兴豫菜”的大旗。历经20余载耕耘,“阿五”已成为业界认可的豫菜第一品牌,多家门店陆续开业,有效带动大量劳动力实现就业。

  站稳脚跟的樊胜武没有忘记家乡人。他把连锁店当作厨师培养基地,先后有3000多人接受培训,其中长垣籍700多人,100多人逐渐成长为烹饪界的精英。

  樊胜武介绍,这些年轻人大部分能够独立掌勺,其中一些人开办了菜馆或饭店,成己达人、反哺家乡。在激烈的社会竞争中,经过培训的长垣籍厨师占有一席之地,开启了幸福生活之旅,并带动更多长垣人加入到厨师队伍。

  他提到了两位特别优秀的长垣籍厨师:顿玉松(煜丰汴京烤鸭创始人)和冯建忠(满天星肉丝带底创始人)。

  这些佼佼者自立门户,又带动了更多家乡人进入烹饪行业,形成“滚雪球”式效应,如同颗颗火种,随匠人足迹传遍四方。

  长垣市烹饪协会党委书记、常务副会长崔国庆透露,目前,长垣籍的中国烹饪大师和名师已达110人,省级烹饪大师75人。

  每一名大师、名师身后都有一支或大或小的长垣籍厨师队伍,一支支队伍共同打造“中国厨师之乡”,为长垣市乡村振兴注入了源源不断的活力。

  据了解,目前,长垣专业从事烹饪工作的厨师多达3万余人,是一支庞大的队伍,全球46个国家和地区都有长垣籍厨师的身影,更不用说各省(直辖市、自治区)及香港、澳门等地,每年创造60多亿元的劳务收入。

  “一厨”兴村烹新味

  “米屯村是全国唯一一个‘中餐厨师名村’,由中国烹饪协会授予!”7月2日,长垣市蒲西街道米屯村党支部书记、村委会主任牛培强自豪地说。

  3年前申报时,牛培强特意强调申报工作是“落实国家乡村振兴要求”,中国烹饪协会会长非常赞赏,称赞他们找到了很好的结合点。随后,该协会派出5个专家组实地考察,于2022年8月授予该村“中餐厨师名村”称号。

  米屯村有何实力获此殊荣?

  目前,全村有在中国烹饪协会注册的中国烹饪大师1人、中国饭店协会授予的中国烹饪大师1人、国家级烹饪高级技师2人、河南烹饪大师8人及长垣烹饪大师10人、服务大师5人,从事烹饪行业的烹调师75人、面点师16人,在外经营餐饮店及餐饮公司的9人。

  厨师数量多,质量高。成国富是在中国烹饪协会注册的中国烹饪大师、国家高级烹饪技师、国家职业技能鉴定考评员、中央电视台《满汉全席》擂主,创办了自己的餐饮公司。

  为了发展烹饪事业,米屯村于2018年成立了厨乡文化餐饮有限公司,被长垣市烹饪协会指定为烹饪培训基地,被长垣烹饪职业技术学院作为学生实习基地。

  米屯村还鼓励村民报考烹饪学校,培养专业人才60余名。近水楼台先得月。本村名师开办的酒店和饭店更是村里年轻人学习厨艺的好地方。为进一步培养人才,该村别出心裁,连续举办“厨娘大赛”,长垣市对厨艺感兴趣的女性均可报名参赛。

  如今,米屯村村民开办的餐饮企业、饭店达30余家,为社会提供就业岗位1200余个。经过多年的探索,米屯村打通了烹饪产业的上下游通道,探索出一条以烹饪产业为龙头,带动乡村振兴发展的新路径,为厨乡之名增光添彩。

  “米屯村从烹饪上受益匪浅。”牛培强说,在乡村振兴的道路上,米屯村的步履愈发坚实——开发了30多间“米屯印象”民宿,建设了餐饮一条街,建立大师工作室与厨师培训基地,促进外卖美食研发和推广。烹饪产业是米屯村振兴的钥匙,有信心进一步做大做强。

  “一锅”预制融产销

  每天早上,河南食好美食品有限公司董事长任书亮早早地来到公司,到食品研发部门查看新产品。

  “这是公司的主打产品,狮子头、相思卷、金丝火烧、金汤肥牛、养生三宝汤......”一份份美食摆在眼前,任书亮如数家珍地介绍着。

  1992年夏,母亲建议初中毕业的任书亮学厨师。此后,他辗转郑州、濮阳、北京,从一名学徒工成长为北京大饭店的大厨。2000年,任书亮从北京回到家乡长垣,开了一家饭店。

  此后的20年,他的连锁店越开越多,但也发现了一个问题:越来越难招聘到厨师。2020年,他横下一条心,进军预制菜行业。

  企业流水线生产所需的原材料远超一家饭店的需求。“像狮子头,每年需要50吨猪肉;相思卷以红薯为原料,每年需要400多吨;金丝火烧所用面粉约30多吨;香油用量每年三四吨......”

  任书亮十分关注食品原材料。每到红薯收获季节,他都派人到常村镇、恼里镇、芦岗乡等地的田间地头直接收购红薯,加工后储存备用。

  常村镇小郭村是公司的订单农业基地之一。每到夏种时,公司向村里下订单,村里再向农民下订单。合作3年来,小郭村不仅每年能卖给公司700多万元的红薯、南瓜,还带动了村民就业及运输业发展,有力促进了乡村振兴。

  7月1日,该村党支部书记、村委会主任韩朝枪介绍,今年小郭村为公司种植了1000多亩红薯、南瓜,公司将以每斤高于市场价0.05元至0.1元的价格收购,让农民吃上了“定心丸”。

  如今,在河南食好美食品有限公司带动下,志情面业优质强筋小麦种植面积达5万余亩,促进农民增收1500万元;带动周边群众种植红薯、南瓜、冬瓜、大葱等特色作物1.2万亩,既完善了产业链条,又促进了当地种植结构调整;香油厂正准备进一步扩大产能。

  不仅如此,该公司在全国设有100多个销售点,在销售公司产品的同时,也代销长垣的其他农产品,如远近闻名的高村粉皮,每年销量四五吨。

  任书亮说:“代销其他农产品是从去年才开始的,多一条途径多一分力量,公司和农户都多一分收入。”

  如今,他还有一个想法:在霜降之前,收购农户的红薯叶和红薯秆,加工后融入预制菜中,既增加产品种类,也让农户多一分收入。

  名师带出厨师队伍,村庄发展烹饪产业,食品企业带动农产品畅销,为乡村振兴注入强劲动能。

责任编辑:王艺元

关于

互联网违法不良信息举报 意见反馈 新闻地图 旧版回顾
网站简介 - 联系方法 - 招聘信息 - 新乡日报社简介 - 广告服务 - 网站地图
大河新乡网版权所有
©1997-2022 河南致晟提供技术支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