端牢“中国饭碗”的新乡担当

2025-05-14 15:05:34 来源: 新乡日报 评论:0 点击:  收藏
  新乡日报全媒体记者 刘军旗

  在奋力夺取夏粮丰产丰收的关键时刻,《人民日报》、新华社等中央重点媒体对河南省、新乡市扛稳国家粮食安全重任的实践担当进行多维度宣传报道,其中,5月13日出版的《人民日报》在头版重要位置刊发《把乡村全面振兴的美好蓝图变为现实》一文,讲述了浙、豫、湘三省加快农业农村现代化步伐的生动实践。

  何以端稳端牢“中国饭碗”,阔步迈向农业强国?报道对新乡市中原农谷对于全省乃至全国的良种贡献着墨甚重——“种子是农业的‘芯片’。我们培育出的小麦新品种融入冰草优秀的抗旱、抗寒、高产基因,已在全省推广种植。”河南省新乡市中原农谷的试验基地里,中国农业科学院作物科学研究所研究员李立会拿起“普冰03”小麦种子介绍。河南深入实施种业振兴行动,2024年,河南共有11个品种纳入农业农村部主导品种目录,全省农作物良种覆盖率超过97%。

  粮食安全乃“国之大者”。2024年,我国粮食总产量首次迈上1.4万亿斤新台阶。河南持续推进高标准农田建设,累计建成高标准农田8800多万亩,连续8年稳定在1300亿斤以上,不仅解决了本省1亿人的吃饭问题,每年还调出原粮及制成品600亿斤。

  作为省委、省政府在新乡市布局建设的中原农谷,规划建设面积达1612平方公里,形成“一核三区”协同发展格局。市委、市政府抢抓重大历史机遇,持续超常规建设中原农谷这一“龙头工程”。

  初夏时节,走进中原农谷核心区——平原示范区桥北乡,一望无垠的高标准农田里,麦浪轻轻涌动,奏响丰收的序曲。站在田垄上,河南省中原农谷联合种业有限公司技术部负责人、80后“新农人”韩亚伟格外兴奋,“去年,‘普冰03’以666万元的价格首次在中原农谷成功转化并就地种植,它是中国农业科学院中原研究中心培育的我国首个国审远缘杂交新品种,将冰草高产、抗病等基因导入小麦,突破了利用冰草属物种改良小麦的世界难题,使小麦更加高产、稳产、多抗。”

  经过大地的孕育,“普冰03”今年秋季有望推广种植2.5万亩种子田,明年达到30万亩左右。以强筋著称的“中麦578”助力河南年增产粮食超20亿斤,“新麦58”“郑麦918”等接连刷新我国小麦单品种转让价格纪录,让“一季千斤、两季吨粮”成为现实,带动河南主要农作物良种覆盖率达到97%。

  据介绍,中原农谷已保藏种质资源超过18万份,培育农作物优良新品种161个,建成良种繁育基地110万亩,每年为全国提供优质种子45亿斤。以67家高能级科研平台为“强磁场”,这里会聚了院士24人、创新科研团队53支、高层次种业人才390余名。

  好种子,好土地。我市在全省率先建成100万亩高标准农田示范区,亩均粮食产能增加10%至20%,亩均节水率达35%,机械化水平提高15%至20%,化肥使用量减少30%,农药使用量减少25%。高标准农田示范区建设的“新乡模式”,成为“河南标准”,也为全国农业现代化建设提供了有益借鉴。

责任编辑:王艺元

关于

互联网违法不良信息举报 意见反馈 新闻地图 旧版回顾
网站简介 - 联系方法 - 招聘信息 - 新乡日报社简介 - 广告服务 - 网站地图
大河新乡网版权所有
©1997-2022 河南致晟提供技术支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