图为技术人员操控无人机在卫滨区平原镇洛丝潭村的麦田里喷洒农药。
新乡日报全媒体记者 赵云 通讯员 宋习文 摄
新乡网讯(新乡日报全媒体记者 宗斌)麦浪翻滚,位于获嘉县位庄乡大位庄村的麦田里,一架无人机以每分钟3亩到4亩的速度作业,很快,种粮大户徐方海的300余亩小麦即完成了叶面肥喷洒。
“现在处于小麦灌浆中期,是产量形成的最后关键阶段,要及时关注土壤墒情和气温等变化,做好应变管理......”5月12日,该县农业农村局土肥站站长王庆安站在麦田里,一边观察小麦长势,一边向徐方海交代注意事项。
与此同时,该县农业事务中心、农技站等部门的负责人一同来到艳阳天农业服务专业合作社和文硕种植服务专业合作社,指导农户预防小麦干热风工作。为加强干热风防范,该县及时发布预警信息,印发技术明白纸,技术员下乡指导,强化小麦后期管理。
“以前遇到干热风天气,我们都不知道该咋办,现在农业专家来到田间地头,手把手教我们怎么预防,我们心里有底了。”原阳县葛埠口乡的一处麦田里,农户感慨地说。
据市气象部门预报,本周我市气温偏高、降水偏少、风力较大,受持续晴热高温天气影响,干热风灾害风险较高。
“干热风易导致小麦灌浆不足、千粒重下降,严重影响小麦产量,防范是重点。”省科技特派员、该县农业农村局高级农艺师张宝光给出应对建议:一是科学浇好灌浆水,对土壤墒情不足且处在灌浆初期的麦田,要及时浇水。浇水要选择在无风天气小水细浇,避免大水漫灌,成熟前15天内不再浇水。二是做好“一喷三防”工作,合理选用杀虫剂、杀菌剂、植物生长调节剂及叶面肥,通过科学混配后喷洒,可同步实现病虫害防治、干热风抵御和植株早衰延缓。
当前,全市581万亩小麦全面进入籽粒灌浆关键期。为确保夏粮丰产丰收,市农业农村局组织市级9个粮食生产指导组,深入一线督促指导各县(市、区)做好小麦生产管理。协调水利部门,科学调度水源,做好抗旱保障工作。结合高温、少雨、大风天气情况,指导种植大户、家庭农场、农业合作社等新型经营主体,因墒灌溉,科学防控,带动群众开展抗旱浇水、防病虫害。
小麦“一喷三防”工作进展如何?全市96名测报人员加强病虫草害调查,随时掌握病虫发生和防治动态。驻新高校、科研单位及农业、气象部门有关专家群策群力,开展小麦赤霉病防治会商研判。及时发布农业气象灾害小麦干热风高风险预警、小麦后期生产气象专报等。市、县抽调600余名技术人员深入田间地头,分组开展技术服务,通过田间指导、技术培训、发放资料等方式,落实各项技术措施。先后举办小麦条锈病、赤霉病防治技术培训班、科学安全用药技术培训班。
4月1日以来,全市小麦浇水面积1158万亩次,麦田墒情整体适宜。病虫害防控1620万亩次,其中赤霉病预防581万亩,实现了应防尽防、应治尽治。目前,全市小麦长势整体良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