图为国网新乡供电公司工作人员对中原农谷配网线路加装智能开关,提高供电的灵活性和可靠性。新乡日报全媒体记者 赵云 摄
新乡日报全媒体记者综合报道
今年是“十四五”收官之年、“十五五”谋篇之年,现代化新乡建设进入了关键阶段。
着眼关键之年,谋划关键之策,尽非常之责。1月2日,各地各部门按照市委十二届七次全会暨市委经济工作会议决策部署,以起步冲刺的劲头,铆足劲抓落实,奋力夺取一季度“开门红”。新乡日报全媒体记者深入一线,记录新年首个工作日见闻,感受蓬勃向上的发展力量。
政务服务:有“速度”更有“温度”
1月2日上午10时许,走进市政务服务中心,市场准入商事登记专区、社会民生专区、不动产税务专区等各个专区窗口前,办事群众络绎不绝。
“不用准备一张纸,所有的材料都可以网上提交,很快就办完了,非常方便!”在该中心市场准入专区,刚刚办完企业信息变更的韩女士说。
在市场准入专区,企业开办业务的线上办件率目前已达到97%以上。今年,市行政审批和政务信息管理局将持续以打造“胖东来”式政务“超市”为主线,“三驾马车”驱动,打造放心帮办服务品牌、“高效办成一件事”专区、大厅精细化管理模式,构建“全生命周期”企业服务中心,让办事企业和群众切实感受到不一样的“速度”和“温度”。
服务企业:加力送政策、促合作
1月2日上午8时,市工信局中小企业服务科科长王佳慧到办公室的第一件事,就是拨通河南隧通机械有限公司综合管理部负责人尹薛言的电话,沟通指导该公司数字化改造的前期准备事项。
去年,我市成功入选2024年中小企业数字化转型试点城市。今年,全市工信系统将聚焦“制造强市”,对起重装备、高端医疗器械及卫材、汽车零部件、新型化工等4个细分行业506家中小企业深入开展数字化改造,围绕提质、增效、降本、减存、绿色、安全等目标,打造一批示范标杆企业。
去年12月初,河南隧通机械有限公司来到市工信局咨询数字化改造政策后,市工信局工作人员次日到封丘县调研,拟将该公司作为起重装备行业首批150余家数字化改造对象之一。几天前,市工信局副局长陈鹏飞带队到封丘县宣传数字化改造政策,该企业相关人员到场听讲并深入沟通。
“我们计划下周举行数字化改造服务商会议,安排19家服务商对企业进行‘诊断’,必须加快工作步伐。”王佳慧在与企业电话沟通的间隙,不时对同事的问询进行回答。
“这两天,我们准备把企业和专家聚到一起,但双方达成技术合作,咱们还需要添把‘火’。”新乡县商务局局长刘豫一到岗就召开科室会,开启招商引资“全速”模式。
在走访中,刘豫了解到辖区企业及数字经济产业项目,便特意邀请北京大学教授在春节期间,与企业面对面洽谈产学研合作。在刘豫的工作笔记上,写满招商计划:围绕主导产业,拜访中国化工装备协会、中国锻压协会、中国重型机械工业协会以及北京国开创新能源有限公司等。
今年,新乡县将继续举办中原农谷振动机械过滤产业博览会,目前已有郑州宇通矿用装备有限公司、河南三一机械有限公司等182家企业报名。
民政保障:确保困难群众温暖过冬
“大伯,粥刚出锅没多长时间,我给您盛一碗来!”1月2日清晨,高新区关堤镇郭小庄村郭大爷到老年大食堂就餐。这里是高新区公建民营的助餐服务点。“饭菜可口不,价钱贵不?”正在走访的市民政局工作人员赵曼琳询问。“饭菜可口,一天两顿饭几块钱吃饱吃好。”老人边吃边答。
按照“一年做示范、三年见成效、五年全覆盖”的目标,目前,我市实现了老年助餐服务覆盖全市40%的城镇社区和10%的行政村,每个街道(乡镇)都有1个能够提供配餐服务的老年食堂。
“一老一小”有保障,千家万户才安心。针对“一老一小”、残疾人等重点群体,民政系统开展形式多样的寒冬送温暖走访慰问活动,加大对低保对象、特困人员、事实无人抚养儿童等困难群体的关心关爱。
市民政局党组书记、局长李喜玲介绍,民政系统将多措并举兜准、兜好、兜牢民生保障底线,确保困难群众温暖过冬、祥和过节。对社会救助制度暂时无法覆盖或救助之后基本生活仍有困难的,我市将用好“困难群众救急难慈善专项基金”,做好社会救助与慈善帮扶有效衔接,提升兜底保障水平。
交警护学:让孩子更安全、家长更安心
1月2日7时许,市公安局交通管理支队五大队大队长韩文喜提前来到辖区各学校、幼儿园的护学岗,开启了一天的工作。
从7时30分开始,以市新区小学为中心,新一街、人民路、金穗大道等路段车辆逐渐增多。此刻,交警也忙碌了起来,他们一边紧盯路面车流状况,一边护送过马路的小学生。在交警的指挥下,学校周边道路通畅,十字路口秩序井然。
“随着气温的下降,接送孩子的机动车辆明显增多,如果车辆随意调头或者长时间停留,势必造成道路拥堵,交警必须及时进行劝解和疏导。”韩文喜介绍,在上班和上学叠加的出行高峰期,大队提前部署,合理安排,50余名民辅警和30名“4050”人员全部在岗在位,保证每个学校、幼儿园至少有一名警力进行指挥疏导,保障重要路口及道路畅通。
环卫保洁:以辛勤汗水守护家园美丽
入冬以来,市城管局环卫事务中心强化对市区14条主干道清扫保洁工作,监督指导3家保洁公司按照道路“以克论净、深度保洁”要求,加大道路湿扫保洁频次。
市城管局环卫事务中心平均每天督导检查道路100余条次,3家保洁公司平均每天出动道路保洁员900余人、出动各类作业车辆130余台次,出动道路保洁车500余台次,清掏果皮箱3600余只次,清运垃圾1000余车。
同时,强化市区垃圾转运和垃圾中转站管理,对35台垃圾转运车辆每天进行冲洗擦拭,确保无抛、冒、滴、漏现象发生;合理调配作业车辆,确保市区每天100余车计1000余吨垃圾日产日清。持续做好49座垃圾中转站管理间、操作间等部位的卫生,对站内外和垃圾压缩箱进行冲洗擦拭,保持垃圾中转站内外卫生干净整洁。
农技专家:指导农民科学种田保丰收
去年,我市粮食总产量96.52亿斤,单产、总产增幅均居全省第一位。1月1日,卫辉市农技推广服务站站长刘广亮走进孙杏村镇杨大屯村的农田,观察不同播期的4块麦田的小麦长势和旺长受冻情况,根据苗情,及时向种粮群众发送技术指导视频。
在种粮大户任淑云的田里,刘广亮专门交待:“你家的这块旺长麦田,如果越冬期受到冻害,开春要及时浇水施肥,促发新蘖恢复生长,如果没有受到大的冻害且墒情适宜,要根据情况适当推迟浇水施肥。”目前,我市小麦已进入越冬期,冬闲人却不闲,市、县、乡三级农技人员深入田间地头,查苗情、科普技术,指导群众为粮食丰收打好基础。
供电公司:持续“电”亮中原农谷
去年,国网新乡供电公司围绕省、市发展大局,紧扣中原农谷发展规划,持续推进区域电网建设,在平原示范区建成投运110千伏凤湖输变电工程,启动周边区域2座110千伏及以上变电站规划建设,新建改造10千伏线路23.4千米、配电台区21个,确保电力供应更加充足、可靠。按照一级重要电力用户标准,为国家生物育种产业创新中心配置供电方案,实现“检修零感知,故障不停电”,为中原农谷高质量发展保驾护航。
供暖供水:用心用情守护千家万户
1月2日早晨7时30分,新乡首创新区水厂净水工宋艳芳带上工具,准时来到清水池取样。稍后,结果显示为:浊度0.27NTU,余氯含量0.5mg/L,这个数据远远优于国家关于饮用水的标准。
新区水厂和往常一样,保持每小时一次班组检测,每两小时一次实验室检测,时刻掌握水质变化;考虑到春节期间物流紧张,新区水厂提前储备近百吨次氯酸钠,加药间6个大罐处于平稳安全工作状态;冬日天寒地冻,从去年12月初开始对关键设备进行防寒保暖,防止意外事件发生。
新区水厂厂长尚七星多年来保持24小时手机畅通,当日上午,他到水厂各个部门巡查,确保春节期间供水安全。当日,新区水厂应急小组时刻待命,确保生产环节安全无虞。
“阿姨您好!在家没?看看家里热不热?”1月2日上午8时许,市城管局供热专班工作人员娄文涛给梧桐郡小区业主张女士进行电话回访。
张女士于元旦前一天通过热力企业客服热线反映了家中暖气温度突然降低的情况。娄文涛第一时间联系区城管局和热力企业。热力企业人员紧急抢修后,张女士家当天恢复供热。
进入供暖季以来,市城管局主要领导牵头,依托周工作例会、专题调度会,大力开展“二马”办公,通过“市区两级城管部门——办事处——社区——供热企业”五级联动工作机制,坚决扛稳扛牢供热责任,得到市委、市政府主要领导充分肯定,赢得社会和群众好评。
目前,全市供热工作趋于稳定,群众满意度较往年相比更高。有新乡城管的强力监管和大力指导,群众的今冬会很温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