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乡日报全媒体记者 赵改荣 通讯员 郭冬青 苗予磊
初冬的南太行,山峦依旧苍翠。驱车行驶在辉县市境内的山路上,一台台白色风机屹立于群山之巅,叶片轻盈转动,仿佛在与清风对话。这片由50台风机组成的南旋风风电场,如今已成为辉县市绿色能源版图上的亮丽风景。
“大风车”转出的不仅是风景,更是实实在在的绿色效益。据介绍,该风电场年发电量超1.6亿千瓦时,相当于每年节约标准煤1.68万吨,减少二氧化碳排放4.47万吨。昔日山间的清风,如今已化作源源不断的清洁电能,为区域发展注入绿色动力。
沿着盘山公路继续前行,辉县市的乡村在阳光下焕发着别样生机。家家户户的屋顶上,深蓝色的光伏板整齐排列,成为新农村建设中最醒目的标识。
在张村乡,村民王建国正仔细擦拭屋顶的光伏板。“这些板子可是我们家的‘阳光存折’,只要有日头就有收益,日头越好,俺家的光伏板发电量就越大,收益也就越多。”他笑着说。
目前,辉县市已建成协鑫光伏电站、扶贫电站及户用、企业屋顶光伏等多种形式的光伏发电项目,每年发电量达5.46亿千瓦时。“光伏不仅优化了能源结构,更改变了农民的生活方式。”正在检查设备的辉县市供电公司员工说道。
在辉县市北部的崇山峻岭间,藏着两个“超级充电宝”——宝泉抽水蓄能电站和九峰山抽水蓄能电站。作为华中地区首座大型抽水蓄能电站,宝泉抽水蓄能电站已经安全运行多年,至今仍是河南电网调峰的主力。
走进宝泉抽水蓄能电站地下厂房,4台30万千瓦机组正平稳运行。值班长工程师指着监控屏幕上的数据说:“我们就像电网的‘调节器’,用电低谷时抽水蓄能,用电高峰时放水发电。这个看似简单的过程,解决了电网调峰的世界性难题。”
更令人期待的是正在加紧建设的九峰山抽水蓄能电站。这个总投资131亿元的重大项目,是“十四五”期间河南省投资规模最大的能源类项目。据介绍,项目建成后年发电量可达15亿千瓦时,预计2028年实现首台机组投产,每年可减排二氧化碳68.85万吨。
“我们正全力构建多元化清洁能源体系。”辉县市相关部门负责人表示,目前辉县市已形成水电、风电、光伏、生物质发电协同发展的新格局。
绿色转型的脚步从未停歇。作为豫北重要的建材产业集聚区,辉县市正大力推进重型卡车新能源化。辉县市供电公司创新采用车载移动式变电站,仅用13天就解决了重点区域报装受限的难题,创造了项目建设的“辉电速度”。
更令人期待的是,由河南孟电集团投资建设的源网荷储一体化项目正在加快推进。该项目通过智慧能源管理系统,实现电源、电网、负荷、储能的深度协同,标志着辉县市在新型电力系统建设上迈出关键一步。
从山脊的风机到屋顶的光伏板,从深山的“充电宝”到智慧能源系统,辉县市正用实际行动书写绿色发展新篇章。太行山下,一场关乎能源结构转型的深刻变革正在这片土地上扎实推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