封丘县王村乡“交易平台”激活“沉睡资产” 闲置资源变身“优质资产”

2025-09-05 09:23:14 来源: 新乡日报 评论:0 点击:  收藏

  本报讯  近日,走进封丘县王村乡岳寨村小学老校舍,机械声代替了往日的沉寂,让这座闲置多年的老校舍重获新生。原来,这所闲置校舍通过封丘县农村产权交易平台成功出租,引进一家企业、一家饭店入驻,在每年为村集体经济带来18000元收入的同时,吸纳了30多名村民实现家门口就业。

  岳寨村闲置校舍成功出租,是王村乡运用全县创新的“12134”农村产权交易模式带来成效的缩影,“沉睡资源”变成“优质资产”的故事在这里不断上演。

  建好机制,给交易装上“安全锁”。“以前村里资产处置,群众总担心有‘黑幕’。现在全程在平台上阳光操作,公平、公正、公开,大家心里都亮堂了。”王村乡“三资”办副主任马建芳深有感触地说。

  为保障全乡资产交易全部实现“平台化”运作,王村乡组建工作专班,建立乡级受理窗口和村级办理员队伍,将全乡47个村的资产资源“一网打尽”。每个项目从登记到成交,都要经过村级初审、乡级审核、平台发布、公开竞价等10个环节,全程留痕、全程透明。透明化、规范化的运作模式,让群众对集体资产的处置更加放心。

  用活平台,让资源遇上“好婆家”。“我们村‘两委’干部一直积极招商,想找到合适的企业入驻本村帮扶车间,但一直没有成功。平台上线后,我们第一时间发布招租信息,多家有意向企业联系我们了解详细情况,‘双向奔赴’节省了很多时间和精力。”王村乡前赵寨村党支部书记赵长山说。

  王村乡充分利用农村产权交易平台的辐射效应,将摸排出的闲置宅基地、废弃厂房、闲置设备等“家底”全部上线推广。通过线上发布、线上竞价,打破了地域限制,吸引了更多投资者关注,让资源价值最大化。同时,乡里还为交易双方提供政策咨询、纠纷调解等“一站式”服务,进一步提升交易的成功率和满意度。

  协同发力,为振兴注入“强动能”。入驻王村乡大刘庄村帮扶车间的丁女士激动地说:“多亏了产权交易平台发布的信息,我才知道王村乡大刘庄村帮扶车间在招租。经过平台牵线搭桥和乡、村两级干部的帮助,我成功租到了心仪的厂房,心里特别高兴。”

  王村乡积极发挥政府、平台、市场三方协同效应,为交易成功项目提供政策咨询、手续办理等全方位服务。这种“三方联动”机制,既确保了交易的规范性,又为入驻企业“生根发芽”提供坚实保障。

  成效显著,村民腰包“鼓起来”。截至目前,王村乡通过产权交易平台发布项目公告13宗,其中6个项目成功签约,另有6个项目正在报名期。

  如今,走进王村乡,昔日闲置资产正焕发新的生机,村民实现家门口稳定就业,村集体经济不断壮大,一幅生机勃勃的乡村振兴画卷正在这里徐徐展开。下一步,王村乡将持续深化农村产权交易平台的应用,进一步盘活乡村资源,拓宽农民增收渠道,真正让资源“活”起来,让群众的腰包“鼓”起来,为乡村振兴注入更多“王村力量”。 (张志超 欧晨)

责任编辑:李昕

关于

互联网违法不良信息举报 意见反馈 新闻地图 旧版回顾
网站简介 - 联系方法 - 招聘信息 - 新乡日报社简介 - 广告服务 - 网站地图
大河新乡网版权所有
©1997-2022 河南致晟提供技术支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