解码微短剧产业崛起之路——平原示范区微短剧产业发展系列报道之二

2025-09-05 09:20:14 来源: 新乡日报 评论:0 点击:  收藏

□新乡日报全媒体记者 宗斌

  落日的余晖为平原示范区的欧式建筑群镀上一层暖金,刚刚结束现代戏拍摄的剧组转场市井街道,仅10分钟车程,便抵达青砖灰瓦的年代戏取景地。镜头流转间,时空巧妙跨越。

  黄河北岸,中原腹地,一场属于微短剧产业的盛宴已然开启。面对行业风口,平原示范区精准把握“时”与“势”带来的机遇,敏锐洞察,扎实布局,书写微短剧产业乘势崛起的新篇章。

  平原逐浪 锚准风口起势微短剧

一组数字格外瞩目:行业报告显示,截至今年7月,我国微短剧用户规模已突破6.96亿人,占网民总数的68%,市场规模达634.3亿元。

  近年来,微短剧以“短平快”的剧情特点契合年轻群体的碎片化阅读需求,短短几年间迎来爆发式增长,成为文化赛道中不可忽视的“新势力”。

  面对产业新浪潮,如何实现“量”“质”同频发展?国家广播电视总局明确微短剧创作方向:微而不弱、短而不浅。北京、上海、陕西、广东等多地出台政策,扶持精品微短剧创作。

  深厚的文化底蕴、丰富的现实素材,为微短剧创作提供天然“富矿”。《2024年微短剧行业白皮书》显示,河南已跻身微短剧承制方热力值前三,产业呈现蓬勃发展态势。今年省政府工作报告提出,支持郑州打造“微短剧创作之都”。

  与郑州一河之隔的平原示范区,凭借便捷的交通、良好的产业环境,吸引越来越多的微短剧企业和剧组的目光。新乡市委、市政府审时度势,提出大力发展微短剧产业,将微短剧工作列入市委经济社会发展意见和政府工作报告,专题部署、专项推进,全力推动这一新兴业态在牧野大地落地生根、开花结果。

  新兴热土 优质服务筑就追梦“剧”集地

  午后的阳光铺满湖面,映得荷花更加娇艳。战旗影视基地内,河南赤野文化传媒有限公司正在拍摄一部现代题材的微短剧。平原示范区工作人员主动走上前,将拍摄报备单递至制片人申旭翔手中,申旭翔核对确认后,短短1分钟内便办结了报备手续。原来,为方便剧组拍摄,平原示范区简化拍摄流程,变“企业跑腿”为“上门服务”。

  这只是当地服务微短剧企业的缩影。从主动上门考察微短剧企业,到召集各方齐聚一堂座谈问需;从创新成立平原示范区微短剧一体化运营中心,到推动全省首家微短剧审查服务分中心揭牌......一系列务实举措,为微短剧产业茁壮成长厚植沃土。

  如何变“流量”为“留量”?我市成立了由市领导任组长的“一站式”服务专班,统筹多部门为企业和剧组提供“一对一”服务。市领导还带队赴北京、深圳等地开展专题招商,推介新乡资源优势与发展机遇。

  此外,我市还整合非遗、自然景观、人文景观等资源建成数据库,为创作团队提供丰富的取景选择。搭建“高校培养+基地实训+剧组实战”平台,驻新高校输送专业人才,企业提供实训机会,形成“人才支撑企业,企业反哺人才”的良性循环。

  

  “这里服务好、离郑州近,配套齐全。”申旭翔说。作为较早进驻平原示范区的企业,该公司已在这里完成了七八十部微短剧拍摄。

  这样的认可并非个例。

“我们提出需要一处挑高的室内影棚,示范区领导立即部署,第二天就定好了位置,这样的效率超乎预期......”河南阅益竖屏影视有限公司制片人段乐萌说。

  目前,河南阅益竖屏影视基地内,将军府、酒楼、藏经阁、御书房等古装戏实景已初具规模。基地顶高14米,建成后,将成为全省规模最大的室内竖屏实景影棚。

  “拍古装戏不用再去横店,在棚内几分钟就能实现古今穿越,极大提升了拍摄效率。”段乐萌说。

  从政策保障到高效服务,从场景赋能到生态构建,平原示范区正成为微短剧创作者向往的“追梦剧集地”。

  聚势成峰 绘就产业新图景

孙鹏,郑州亚琪影视产业有限公司新乡分公司总经理。“家乡政策好,作为土生土长的新乡人,很高兴为家乡的微短剧产业尽一分力。”孙鹏从郑州回到家乡的首份“大礼”,就是拍摄一部院线电影和两部网络电影。

  筑巢凤自来。今年8月至今,亚琪影视基地已吸引70余个剧组前来取景拍摄。基地同步开展群众演员免费培训,累计培训1000余人次。

  硬件与政策两端发力:平原示范区一方面整合30余处厂房、8家酒店及多个市井街区,搭建便捷拍摄网络;另一方面协调260余套公租房解决剧组住宿问题。目前,已有4家微短剧企业落地,预计还将带动10家企业入驻,产业集聚效应日益凸显。

  聚势成峰,产业发展遍地开花——

  产业规模持续扩大,现有30家微短剧制作资质单位、500余家相关市场主体及近万名从业人员,全产业链服务体系基本成型;

  创作基础不断夯实,2处近20万平方米室内影棚加速建设,13家4A级景区与“七文七旅”文化底蕴提供丰富素材;

  作品与品牌表现亮眼,每月约有200个剧组进驻、近40部微短剧产出,累计拍摄微短剧已达五六百部,多部微短剧播放量破亿,平原“剧集地”成为新乡十大文商旅新IP;

  社会效益显著,平原示范区已接待剧组1000余个,带动近千名群众实现“家门口就业”。

  微短剧的浪潮奔涌而来,平原示范区以独特的资源、优越的环境和高效的服务,在产业竞逐中乘势而起。未来,这片热土还将继续讲述更多微短剧的“新乡故事”。

责任编辑:李昕

关于

互联网违法不良信息举报 意见反馈 新闻地图 旧版回顾
网站简介 - 联系方法 - 招聘信息 - 新乡日报社简介 - 广告服务 - 网站地图
大河新乡网版权所有
©1997-2022 河南致晟提供技术支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