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姬国庆
昨天,我们探讨了“坐车停”问题,其实,还有一种不文明停车是“聊天停”,指的是车停在道路上或道路旁,车主与他人长时间聊天,你们遇到过“聊天停”吗?
其实,只要大家注意一下,就可以看到一些“聊天停”现象,有的“聊天停”时间不长,有的则聊得喋喋不休,这个问题同样值得引起大家的关注。
我们可以梳理一下“聊天停”,有的是车主与乘客“聊天停”;有的是车主或乘客与站在车旁的人“隔窗聊”“趴窗聊”;有的是车主站在车外与他人“车外聊”;有的是车主与对面道路上的人“隔路聊”“比划聊”。
更有甚者,有些车主将两辆车并排停在道路上或道路旁,摇下车窗各自坐在车内“探头聊”。
那么,有些人为什么会“停车聊”呢?
综合分析一下可知,有些人是临下车有事需要交代,有些人是突然遇到熟人想说几句话,有些是久未见面的朋友“拉家常”。
还有一些人喝过酒后,过于兴奋,临分别时的话特别多,想多说几句“知心话”。有些“酒友”聊了半个小时还不罢休,这样的“聊天停”现象大家在晚上会见到的多一些。
“聊天停”在方便自己的同时,却占用了有限的公共道路资源,影响了公共交通秩序,造成了公共交通不畅,并且还存在一定的交通安全隐患。
可以理解的是,大家出门在外,有时难免有事需要说话交流,或者突然有事需要交代,短暂的“聊天停”是在所难免的,也是可以理解的。
不能理解的是,有些人“聊天停”占用的是繁华地带的“交通要道”,当事人把道路当成了“会客厅”“聊天室”,聊个不停、说个不休,给公共交通秩序和交通安全造成的影响是显而易见的。
更令人匪夷所思的是,当有人对“聊天停”的当事人进行善意提醒时,一小部分当事人不是强词夺理,就是“闻提则怒”,有时还会因此引发矛盾或纠纷。
毫无疑问,“聊天停”既不文明,也不安全,在给他人造成影响和不便的同时,还给自己带来了一定影响,是个很不好的坏习惯,实不足取。
笔者想对一些车主说的是,不管有再多的话,也不要把车停在道路上聊个不停,一定要尽量做到长话短说,或者将车停在不影响交通的合适位置上再进行交流。当然,最好能改掉“聊天停”的坏习惯,还道路以畅通,还停车以文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