有一种夕阳红是花甲老人成“追风少年”

2025-05-09 08:59:38 来源: 平原晚报 评论:0 点击:  收藏

□姬国庆

  4月28日清晨,在牧野广场,一位头发花白、手持拐杖的老人正脚踏轮滑鞋,轻盈滑行,动作娴熟宛如少年。(《平原晚报》4月30日A07版报道)

  夕阳无限好,晚年更精彩。花甲老人退休后克服重重困难学习轮滑,成为广场上的“追风少年”,使自己的晚年生活更加精彩、美好,让人感叹。

  在大多数人的眼里,轮滑是青少年的专属运动项目,充满了激情与活力。然而,令人耳目一新的是,66岁的黄新华动作娴熟,身姿丝毫不输青少年,让我们看到了“银发轮滑”的无穷魅力。

  客观而言,轮滑虽然是“单人运动”,但这项运动确实具有一定的风险性。单从这个“滑”字看,就充满了不稳定性,况且穿着带轮的鞋快速滑行,难度肯定不小。

  很显然,学习轮滑必须具备一定的条件:速度较快,心理素质必须好,头脑反应也得快;左右摇摆,肢体必须具有较好的协调能力;容易摔倒,身体必须足够“抗摔”。

  黄新华准备学习轮滑时,已经60岁了,与青少年相比,协调能力、“抗摔”能力肯定都会差一些。从这些方面看,轮滑运动对于黄新华来说就是一种“极限运动”,他基本是不具备学习轮滑的条件的。

  俗话说,人过三十不学艺。然而黄新华作为一位花甲老人,他“人老心不老”,退体后喜欢上轮滑,为此专门找人学习。

  正如上述谈到的学习轮滑的条件,培训机构宁可不挣钱,也不收黄新华这样的“银发学员”。

  面对身体不利因素和培训机构拒绝的“双重困难”,黄新华不抛弃、不放弃,迎难而上,排除万难,开辟出了一条属于自己的“轮滑道路”。

  学习轮滑如同婴儿学习走路,起步很关键。黄新华自力更生、善于钻研,根据婴儿学步车的原理,“发明”了一个“轮滑辅助神器”,走出了学习轮滑的“第一步”。

  学习轮滑,考验的是频频摔倒后的态度。而黄新华面对“青一块紫一块”的累累伤痕,不怕伤与痛,摔倒了再爬起,充分说明黄新华是个具有坚强意志的“硬骨头”。

  要想熟练掌握轮滑技艺,必须勤学苦练。黄新华每天凌晨5点起床练习轮滑,一位六旬老人仅练习了6个月就“出师”了,他就是学习轮滑的“自学成才”典范。

  最美不过夕阳红,温馨又从容。黄新华作为一位花甲老人,退体后打破了年龄束缚,挑战自我,既收获了成功,又收获了健康,同时也让我们看到了“追风少年”不一样的夕阳红。

责任编辑:李昕

关于

互联网违法不良信息举报 意见反馈 新闻地图 旧版回顾
网站简介 - 联系方法 - 招聘信息 - 新乡日报社简介 - 广告服务 - 网站地图
大河新乡网版权所有
©1997-2022 河南致晟提供技术支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