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姬国庆
老人错上了公交车,不知道自己的家庭住址,幸运的是,在公交人的帮助下,他找到了家人。(《平原晚报》4月3日A06版报道)
昨天,我们以《老人随身携带信息卡,好心人帮助更方便》为题,提醒老人及家人提前做好防范工作,以方便好心人帮助迷路或走失的老人回家。
其实,让老人随身携带信息卡,这只是老人迷路或走失后的一种“补救”措施。要想让老人安享幸福晚年,最根本的还在于有效预防老人迷路或走失。
其实,老人迷路或走失的事,早已不是新闻,在此之前,不管是在我市,还是其他地方,发生过很多类似的事,媒体对此多有报道,已经成了一个值得社会各界关注的社会问题。
值得思考的是,老人为什么会迷路或走失?我们该如何预防老人迷路或走失?
随着年龄的增长,老人的身体大不如以前,记忆力较差。如果再患有其他疾病,老人外出时很容易迷路或走失。
另外,老人患病还具有“突发性”的特点,有时候出门前还是“明白人”,到街上转一圈就“蒙圈”了,从而造成一些老人迷路或走失。
昨天,本报A07版转载的《面对阿尔茨海默病,如何抵御“脑中的橡皮擦”?》导语中写道,刚放下东西转头就忘,日用品的名称怎么也记不起,慢慢认不出亲人,逐渐失去自理能力......如果让患有阿尔茨海默症的老人外出,焉能不迷路或走失?
老人迷路或走失后,如果能遇到好心人,得到及时救助,则是比较幸运的。如果老人迷路或走失的地方比较偏僻,如果当时正好是天气恶劣,如果没有遇到好心人及时帮助......由此造成的后果不堪设想。
众所周知,现在已进入老龄化社会,每个家庭都有老人,每个人将来都会成为老人。预防老人迷路或走失,不但关乎老人的幸福和安全,而且关乎家庭美满与和谐。
就此而言,要想有效预防老人迷路或走失,最主要的还要靠老人和子女做好防范工作。
作为老人,不管自己年轻时再“有本事”,现在也必须“服老”。老人应当根据自己的身体状况,合理安排好自己的生活,尽量不要独自外出。
如果老人确实需要独自外出,特别是去较远的地方,一定要提前给子女“报备”,让子女了解自己的出行信息,以便子女及时掌握老人的行迹,确保老人不迷路、不走失。即便老人迷路或走失,也便于子女快速找到老人。
众所周知,家有一老,如有一宝。对于子女来说,一定要切实尽到照顾老人的责任和义务,常回家看看,多关爱和陪伴老人,帮助老人解决一些实际问题。
如果老人有事需要处理,子女应当替老人“跑腿”办理,最好不要让老人独自外出。如果老人想出去转转或办事,子女不妨克服困难,尽量陪伴老人外出,为老人保驾护航。
一言以蔽之,只要老人和子女“双管齐下”提前做好了预防工作,就可以有效预防老人迷路或走失,确保老人安享幸福晚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