立春“咬”出健康
春节假期间熬夜、饮酒、玩乐,不少人出现眼睛干涩、身体疲劳等不适。“这些身体不适,可能是肝功能受损的早期表现。”徐建良说,眼下已进入春季,肝气升发,正是养肝的好时候。除了调畅情志,加强锻炼外,还可从饮食入手巧养肝。
俗话说“立春咬春,病不沾身”。“咬春”不仅是传统习俗,也是一种健康的生活方式。徐建良介绍,日常生活中适宜养肝的绿色蔬菜为菠菜、韭菜和豆芽等芽类蔬菜,但选用时要注意适宜人群。菠菜含草酸较多,吃时宜先用沸水焯后再烹调,以免妨碍机体对钙的吸收。韭菜性热助阳、含蛋白质较高,阴虚体质或身有疮疡者不宜食用,慢性肾病及痛风患者应慎用。豆芽有利于肝气疏通、健脾养胃,吃时应尽量保持其清淡的性味和爽口的特点。
此外,中医认为,春季五行对应于木,五味对应于酸,人体五脏对应于肝。春季饮食应遵循“省酸增甘”的原则,酸味入肝,春季肝气旺盛,多吃酸味食物会使肝气过旺,影响脾胃功能,少吃酸味食物,多吃甘味食物如红枣、蜂蜜、山药、地瓜、草莓等以养脾气;适当食用辛味食物如蒜、姜等,有助于阳气的生发和驱散寒气,但需注意不要过量,以免助热伤阴。
不过,春季气候干燥,人容易上火,出现舌苔发黄、口苦咽干等症状,饮食宜清淡,多补水。
少吃一口舒服一宿
徐建良建议,晚餐要尽可能少吃一点,减少摄入高能量饮食,因为晚上吃太多会加重脾胃负担,导致中焦淤滞,影响睡眠质量。睡觉应该先睡心、后睡眼,让心清静下来,才能够尽快地进入睡眠状态,此外,要减少无效卧床时间,建议早睡早起,避免过度贪睡,控制白天休息的时间,增加日常活动量。
徐建良推荐了两款泡茶饮。菊花加枸杞泡水喝可益精明目、滋补肝肾,改善熬夜后眼睛干涩。部分人群熬完夜后精神差、疲劳、脾气暴躁,可用理气安神的茉莉花配提神醒脑的薄荷泡茶喝。
徐建良介绍,春天是阳气生发的季节,应该顺应自然规律,调整作息时间。此时应“夜卧早起,广步于庭”。一般晚睡不要晚于23时,最好在22时上床就寝,以利于肝血归经、滋养脏腑;早上起床后,可以到户外走一走,感受春日的萌发与润泽之韵。
运动不要太剧烈
立春后万物生发,户外活动可以促进血液循环,利于气血运行和阳气升发。徐建良建议,应选择节奏舒缓的运动。年轻人可以选择跑步、打羽毛球、打篮球、踢足球、登山;年龄较大的人群可以选择散步、体操、太极拳和八段锦,使气血通畅,提高免疫力。
锻炼身体时需要注意以下几点:循序渐进,避免突然加大训练强度,运动前充分热身,做一些简单的拉伸运动,以防后续运动拉伤韧带和肌肉。运动前,少量进食,空腹锻炼有可能诱发低血糖和心脏疾病。立春时节乍暖还寒,开始锻炼的时候尽量不要脱掉外衣,等身体感觉微热后再逐渐减衣,当锻炼结束时,马上擦干身上的汗,穿上保暖外套,防止着凉。(全媒记者 曾莉 通讯员 胡梦)来源:湖北日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