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文物普查中提高文物保护水平

2025-03-12 20:06:07 来源: 人民日报 评论:0 点击:  收藏
全国人大代表、新疆阿勒泰地区文博院(博物馆)馆员 卓娅·巴合提

  2024年,我参加了阿勒泰地区第四次全国文物普查,这让我对野外文物保护有了更多新认识。从古遗址到近现代重要史迹都需要进行实地普查,对重点普查对象的名称、空间位置、保护级别、文物类别、年代、权属、使用情况、保存状况等进行数据采集,对已认定、已登记的不可移动文物进行复查,同时调查、认定、登记新发现的不可移动文物,确保普查结果全面客观反映文物资源状况。

  阿勒泰地区野外文物数量多、分布广且相对分散,管理难度较大。目前,共有60名自治区备案野外文物看护员,守护着阿勒泰地区42处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和众多自治区级文物保护单位。

  野外文物保护工作很辛苦,但让我有了很多机会与市县文博单位同事探讨野外文物保护中遇到的问题及解决策略。工作中,我发现生物侵害、气候变化等都会对野外文物造成影响,因此,我决定继续关注野外文物保护工作,为持续提高野外文物保护水平发声。

  当选全国人大代表后,我聚焦基层文物保护工作热点、难点问题,积极建言献策。去年全国人代会上,我提出“关于运用科技手段加强野外文物保护”等三条建议,均获得相关部门回复。

  我在阿勒泰地区博物馆智慧博物馆建设过程中,还撰写了99件(套)文物小传,并积极参与到“石人打卡”“通天洞遗址考古发掘互动平台”等一系列数字采集、智慧化展示、可视化处理的项目建设中,努力提高文物保护水平,让展柜里的一个个文物“活”起来。

  利用基层文物保护工作经验为国家立法建言献策,在文物普查中提高文物保护水平,助力文物“活”起来,是我的荣誉,更是责任。3月1日起,新修订的《中华人民共和国文物保护法》正式施行,这让参加立法意见征集的我有了更大干劲。

  (本报记者胡仁巴采访整理)

 

  《 人民日报 》( 2025年03月12日 13 版)


责任编辑:王艺元

关于

互联网违法不良信息举报 意见反馈 新闻地图 旧版回顾
网站简介 - 联系方法 - 招聘信息 - 新乡日报社简介 - 广告服务 - 网站地图
大河新乡网版权所有
©1997-2022 河南致晟提供技术支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