牢记嘱托 奋勇争先丨父子俩的栾川印象——“两山实践看河南”系列报道之一

2025-05-19 10:41:19 来源: 大河网 评论:0 点击:  收藏
 ■核心提示

  “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多年来,河南深入贯彻落实习近平生态文明思想,因地制宜、勇于探索,在“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实践创新基地创建中探索出“两山”转化的三种模式。自今日起,本报推出“两山实践看河南”系列报道,展现生态文明建设成就,剖析典型案例实践路径,提供可参考、能借鉴的经验做法。

  □本报三农全媒体中心记者 黄红立

  一个山区县的生态价值如何衡量?对栾川县来说,是看10年向丹江口水库输送8亿多立方米的Ⅱ类清水,是看位居全省第一、83.51%的森林覆盖率,是看每年330天以上的湛蓝苍穹,还是看年1560万人次的游客接待量?

  其实,答案就藏在栾川的“两山论”生态实践中:点“绿”成“金”。

  春已止,夏未满。5月12日,位于重渡沟管委会仓房村的栾川竹海野生动物园竹海客栈内,56岁的李金生跷着二郎腿正在悠闲地喝茶,31岁的儿子李佳龙忙着接待山东来的客人。

  “20世纪90年代,俺村有十几个铁矿洞口。”李金生说,最多的时候,每天拉矿石的车有百十辆。

  李金生曾承包过一个矿口挖矿,也当过转卖矿石、铁矿粉的“二道贩子”。但随着栾川对矿山的治理,李金生的“采矿梦”破灭了。

  栾川矿产资源丰富,钼金属含量居世界第1位,被誉为“中国钼都”。曾经小矿山、小选矿厂遍地开花,富了老板,却毁了生态。

  痛定思变。2000年,栾川提出:举全县之力,大抓旅游、抓大旅游;2005年,“栾川模式”全国叫响;2013年,“栾川模式”转身“全景栾川”;2016年,“全景栾川”蝶变“奇境栾川”。

  如今,在栾川旅游上投资超亿元的13位企业家中,有11位曾是矿企负责人。

  “竹海野生动物园2016年开园时,全村仅有3家农家宾馆。”李金生说。

  2017年,李金生回到老家,在山下盖起两层小楼。

  这一年,李佳龙从周口师范学院本科毕业。“说实在的,毕业后没想回栾川。”李佳龙说,城市很繁华,体能老师、篮球教练的职业很舒适。

  2019年,李金生沉睡两年的新房开始装修建民宿。

  “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再不回去就没有机会了。”李佳龙说,这是当时他跟女朋友说的话。回到仓房村,李佳龙已经找不到昔日的模样,他给自家的民宿取名:竹海客栈。

  2023年,李佳龙被推选为村委会副主任。村里成立民宿协会,李佳龙当了会长。

  “去年,客栈的纯收入是12万元,这在栾川民宿里算差的,但未来可期。栾川连续7年入选中国旅游百强县,就是我最大的底气。”李佳龙说。

  栾川县重点围绕食用菌、中药材、蕙兰、乡村旅游四大绿色产业,打造“栾川印象”农产品区域品牌,建成生态农业示范基地27个,涌现12家农产品加工龙头企业,产品有6大系列107款,2024年“栾川印象”品牌产值突破2亿元。

  作为全省首家“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实践创新基地,栾川“点绿成金”的探索从未停步。

  生态旅游风生水起,“民宿+”联动效应显著,“休闲慢城”栾川正成为热门旅游目的地。

  “钼都”老树发新芽,坚持“边开采、边治理、边恢复”原则,先后实施矿山开采场、排渣场、尾矿库植被恢复工程,创建国家级绿色矿山。

  好生态,兴产富民。2024年,栾川县城乡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31129.9元,农村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19121.0元。

  “生态向好,生活向上,发展向前。这是栾川人的‘常绿梦’。”栾川县委负责人说,栾川的发展战略是:生态立县、旅游富县、产业强县、创新活县。

  记者手记

  退就是进舍就是得

  □黄红立

  在栾川采访,最打动记者的是李金生父子两代人的选择。他们的人生轨迹,恰如这片土地的缩影——从“靠山吃山”的无序开发,到“养山富山”的可持续发展。

  翻开栾川的生态账本,两组数据令人深思:一是矿山生态治理面积达76万平方米,二是旅游收入119亿元。这背后是发展逻辑的重构:关闭60家矿山采选企业的“退”,换来了10家4A景区的“进”;矿山企业关闭整合的“舍”,成就了“栾川印象”农产品品牌年入2亿元的“得”。这种辩证法的核心,在于读懂了“山水林田”本就是最宝贵的生产要素。

  栾川的“两山”实践告诉我们:真正的财富,不是挖空的山,而是永续的绿。

 

责任编辑:杨瑞

关于

互联网违法不良信息举报 意见反馈 新闻地图 旧版回顾
网站简介 - 联系方法 - 招聘信息 - 新乡日报社简介 - 广告服务 - 网站地图
大河新乡网版权所有
©1997-2022 河南致晟提供技术支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