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80后”医生传递生命希望之光

2024-10-28 08:53:25 来源: 新乡日报 评论:0 点击:  收藏
  新乡网讯(新乡日报全媒体记者 琚铭洁)10月22日,在造血干细胞采集室内,机器高速转动,血液从输血管流进血细胞分离机。随着机器停止运转,200余毫升造血干细胞混悬液成功采集。王医生(不愿透露姓名)成为我市第67例、河南省第1439例、全国第18663例造血干细胞捐献志愿者。

  早在2015年,王医生在医院组织的献血活动中,和同事一起登记加入中华骨髓库,成为了中国造血干细胞捐献志愿者。那时的他,并没有想到会在未来的某一天,因为这个小小的决定拯救了一个人的生命。

  登记并留样后,王医生并没有想那么多,一直在默默等待着,对于本是医生的他来说,救人就是一种责任和义务。今年7月初,王医生突然接到配型成功的电话,得知自己和一名血液病患者配型成功。“捐!”时隔9年,医者的信念让他更加坚定救人的决心。

  为了能顺利捐献,王医生开启准备模式,保证健康饮食,保持体重平稳。造血干细胞是所有造血细胞和免疫细胞的起源细胞,获得捐献对于造血功能衰竭和免疫功能衰竭的患者而言,意味着重生。

  但一切并非想象中的顺利。8月的一天,王医生突然接到电话,被告知患者突发新冠病毒感染,捐献时间待定。“找到配型相合者不容易,最重要的就是看患者身体情况,我随时准备好捐献!”王医生说。

  9月,患者身体又经历病情恶化,捐献时间一推再推,王医生的心情也跟着随之变化。10月初,王医生再次接到电话,了解患者情况好转可以继续安排捐献时,他终于松了一口气,“听说患者和我年龄相仿,这几个月里出现各种情况,我也特别焦虑,心里一直惦记着这件事。”王医生告诉记者,心里的一块大石头总算是落了地。

  作为一名医生,在经历数次波折后,王医生更清楚这次捐献对患者的重要性,“越快捐献越好”。在之后的几天里,王医生进行了多项检查,并开始打动员针。

  当天,经过几个小时的造血干细胞分离采集,王医生顺利完成捐献。和往常工作一样,王医生为患者送去了生命的希望之光。只是这次,他换了一种方式继续履行医者救人的职责。

责任编辑:王艺元

关于

互联网违法不良信息举报 意见反馈 新闻地图 旧版回顾
网站简介 - 联系方法 - 招聘信息 - 新乡日报社简介 - 广告服务 - 网站地图
大河新乡网版权所有
©1997-2022 河南致晟提供技术支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