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报讯 (记者 申长明)12月26日,记者从市中级人民法院召开的新闻发布会上获悉,今年以来,我市全方位加强法院执行工作,不断加大依法惩治拒执犯罪力度,有效震慑了有能力履行而拒不执行的被执行人。2024年,全市两级法院共发起网络协查9.7万次,执结案件2.55万件,执行到位钱款21.54亿元。
多方联动,以数据化执行强效能
近年来,全市两级法院按照分级分层推进执行联动对接基本要求,不断畅通协作路径,构建综合治理格局。先后与公安、自然资源、公积金等部门联合制订执行联动方案,在包括市中级人民法院在内9家法院设立不动产、公积金专项查控工作室。其中,2024年以来共发起网络协查9.7万次,执结案件2.55万件,执行到位钱款21.54亿元。充分应用微执行小程序强化执行流程节点信息公开,建立“执行110”快速反应、律师调查令、“悬赏执行”和异地协作联动工作机制,出具律师调查令875份,发布悬赏执行269起,回收有效执行线索1259条,有效打破“时间”和“空间”上的瓶颈制约,逐步实现对各类涉执信息“归集”管理。
刚柔并济,以柔性劝导解“心结”
对经过核查符合执行惩戒条件的案件,全市两级法院认真区分失信与失能,严守比例原则,帮助1257家涉案被执行人企业、6570人次失信自然人退出失信,屏蔽往期法人及其他组织2803人次。对经过释法教育仍规避、抗拒执行的被执行人,采取拘传6278人次、拘留1591人次。在拘留期间,协调拘留所、司法局、诉调中心联合开展矛盾疏解,抓好被执行人入所头24小时“心理震荡期”,以“面对面”和“背靠背”相结合的方式,找准权益兑现的“最大公约数”,调解成功率35%。即便在办理拒执犯罪过程中,也认真贯彻“自愿协商”和“主动履行从宽”原则,对多名主动履行的被执行人给予了“定罪免刑”或者“决定适用缓刑”等宽大处理,取得了良好成效。
“亮剑”拒执,以执行“铁拳”破“坚冰”
全市两级法院坚持依法严厉打击拒执犯罪,先后与检察院、公安机关建立协调联络员制度,构建“公诉+自诉”相结合的打击机制。协调公安机关在刑侦部门成立打击拒执犯罪侦查大队,着力解决拒执罪程序衔接、犯罪证据固定难题。一年多来,已向公安机关移送拒执犯罪线索68件70人,全部补充侦查完毕并交办到位。全市公安机关立案侦查21件21人,检察机关提起公诉19案20人,经公安机关出具《不予立案通知书》或检察机关出具《不起诉决定书》后,引导转入自诉程序3案,全市两级法院已判处拒执罪19案19人,推动执行完毕2案,到位金额1800余万元。
据市中级人民法院相关负责人介绍,下一步,全市两级法院将积极协调检察院、公安机关,充分发挥各自技术和路径优势,推动以点带面,形成从严惩处拒执犯罪行为工作合力,引导被执行人自觉履行人民法院生效判决、裁定,力争实现“打击一案、震慑一片、治理一方”的良性循环,努力营造良好的法治环境和诚实守信的社会风尚,为我市诚信社会建设、经济高质量发展提供强有力的司法保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