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新区加快科技成果转移转化加速形成新质生产力

2024-11-23 11:29:56 来源: 新乡日报 评论:0 点击:  收藏
新乡日报全媒体记者 琚铭洁
 
  全球首台民用空气制冷深低温-86℃冰箱,吸附破伤风疫苗、冻干人用狂犬病毒疫苗,全省首家企业生物安全三级实验室,全省唯一的技术要素市场化配置改革试点……这亮眼的成绩单,正是高新区以科技创新推动质量变革取得的成果。
 
  近年来,高新区充分发挥国家级高新区和自创区核心区政策优势,以科技成果转移转化示范区建设为抓手,通过聚焦创新资源培育、创新成果转化、创新主体能力提升等,大力提升自主创新能力,加快科技成果转移转化,加速形成新质生产力。
 
  聚焦创新资源培育,积极融入省市战略科技力量体系建设,加快布局一批具有示范引领、服务保障、孵化育成功能的创新平台、服务机构、孵化载体,构建一流科技成果转移转化生态体系。上海交大新乡生物医药创新中心、河南省医学科学院新乡基地建设全面起势,中原智能医学实验室、河南中医药科学院新乡基地入驻,郑洛新自创区生物医药平台建成投入运营,公路养护装备国家工程研究中心重组入列,建设了全省首家企业生物安全三级实验室。“双创”孵化载体扩容提质。强化“双创”孵化载体建设,形成“众创空间+孵化器+加速器+产业园区”的科技企业全生命周期孵化育成体系。
 
  聚焦创新成果转化,进一步畅通科技成果转移转化渠道,形成了具有高新区特色的科技成果转化模式。“引导基金+社会资本+转化项目”模式。先后设立6支基金,总规模达45亿元,产业引导基金投资氢璞创能、骥翀氢能、势加透博等12个项目落地转化,助力氢能产业布局。
 
  华兰生物联合生化工程国家重点实验室、郑州大学等高校院所协同创新,吸附破伤风疫苗、冻干人用狂犬病毒疫苗、四价流感病毒裂解疫苗等相继问世,填补了国内空白。新飞制冷与西安交大深度合作,成功研发出全球首台民用空气制冷深低温-86℃冰箱。“高校院所团队+产业链”模式。依托现有重点产业链培育架构,推动与驻新高校相关学院组建产业链联盟,成立以高校、企业专家为主的产业链专家委员会,搭建校企协同创新平台。持续推进“人才+项目”转化模式,推动科技成果落地。引进了上海交大古宏晨教授的结直肠癌早筛、河南科技学院张守涛教授团队的3D打印缓释型神经引导导管等一批项目。
 
  聚焦创新主体能力提升,大力培育优质科技型企业,增强产业发展的接续性和竞争力,推进产业智能化、绿色化、融合化,着力构建现代化产业体系。全区培育高新技术企业169家,国家科技型中小企业300家,数量均居全市第一位,国家专精特新“小巨人”企业达到8家、省“专精特新”中小企业达到57家。
 
  2023年,高新区高新技术产业增加值占比89.3%、战略性新兴产业增加值占比52.4%。坚持把“一转三化”作为制造业转型升级的“主抓手”,围绕“规上工业企业数字化、智能化全覆盖”目标,全面推动企业“三化”改造,以数字化赋能制造业高质量发展,不断提升制造业高端化、智能化、绿色化水平。目前,已完成规上工业企业数字化转型“诊断”服务74家,建成智能工厂4家、智能车间8家,培育国家级绿色工厂2家、省级绿色工厂2家。
 
  下一步,高新区将聚力全市“创新高地”建设主战场,以环境增优势,向创新要活力,持续深耕创新策源、提升创新能级、激发创新活力,全面谱写高质量发展新篇章。
责任编辑:李蕾蕾

关于

互联网违法不良信息举报 意见反馈 新闻地图 旧版回顾
网站简介 - 联系方法 - 招聘信息 - 新乡日报社简介 - 广告服务 - 网站地图
大河新乡网版权所有
©1997-2022 河南致晟提供技术支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