群众参观延津小麦文化馆 新乡日报全媒体记者 赵云 摄
徜徉中原农谷新浪潮,奏响“小麦经济”最强音,延津县让小麦这一古老的粮食作物焕发新的生机。
秋收备播正当时,绘就来年好“丰”光。从“会种田”到“慧种田”,从“一颗种”到“一颗芯”,从“一产做强”到“三产融合”,探秘麦乡延津县的“金色传奇”,一幅以“一业”兴“百业”的崭新图景徐徐铺展开来......
实现“育繁推一体化”,做强小麦产业“芯片”
一大早,在延津县帝益麦种业有限公司的研发中心,层层叠叠的纸袋和集装箱摊了满地,两名年轻的农技师正在紧锣密鼓地对即将“出战”的种子进行“排兵布阵”。根据种植目的、品系品种的不同,他们将种子逐一装袋、编号、登记,做好试验田小麦播种前一切准备工作。
种子被喻为农业“芯片”,是现代农业和粮食安全的命脉,俗语说“粮安天下,种筑基石”。小小的种子连着“国之大者”。近年来,延津县通过“企业+合作社+农户”的模式,建立起规模化种子繁育基地,年繁育种子近3亿斤,推广的郑麦366、郑麦379荣获国家科技进步二等奖,还培育出多家种业企业,形成小麦种子特色产业集群。
要想稳粮增产,良种创新必不可少。“我们和科研机构合作,发挥各自的优势,逐渐形成‘科研支撑市场、市场反哺科研’育种推广模式,实现科企合作的共赢。”延津县帝益麦种业有限公司综合管理部经理寇复宾说:“这就叫‘种业公司出题出资,科研机构揭榜答题’。”
此前,延津县帝益麦种业有限公司与省农科院合作开发的多抗广适高产稳产优质麦新品种郑麦136,为企业的发展打下坚实的基础。如今,该公司自主培育的英强1号已然突破了“优质不高产,高产不优质”的困境,预计在今年年底拿到植物新品种权证书。
建设高标准农田,筑牢小麦生产根基
小麦播种前,延寿为农服务中心负责人李元智为种子、化肥等农资做了一次“大点兵”,以确保农资供应“不断档”、农机安全“不掉链”。
“优质小麦市场需求量很大,供不应求。”李元智自豪地说,糯小麦因其独特的糯性和口感,特别适合用于酿酒和制作粥品,前来订购的企业早已“踏破了门槛”。
“自从建设了高标准农田,道路更加通畅了,播种、灌溉和收割都非常方便,再加上智能设备的加持,特别适合集约化、规模化种植。这是我们10万亩订单小麦来年丰收的最大保障!”李元智说。
截至目前,延津县全域建成80万亩高标准农田,后又投入9亿元建设30万亩高标准农田示范区。与此同时,延津县还不断强化专用生产基地建设,建成45万亩绿色食品原料(小麦)生产基地和8.1万亩茅台酒专用小麦示范基地。
推动产业集聚集群,构建小麦产业全链条
下午3时,河南口水娃食品有限公司车间里,工作人员正将各色小食品发往各地。据公司新零售物流部经理王帅介绍,以延津小麦为原料的小食品占总销售额的30%。该公司来自苏州,选择落户延津县产业集聚区,与延津小麦密不可分。
“大家看一下这款‘魔方吐司’,原料就是我们的延津小麦,吃起来软糯香甜,不噎嗓,不掉渣......”该公司的直播间内,主播王超洋正将一块金黄色的小面包慢慢撕开,露出细腻、蓬松的内芯。新零售事业部自播组组长庞雪说,这款面包是公司一款招牌产品,每年仅线上的销量就能达到几百万箱。
依托小麦品质与品牌优势,延津县实施“龙头企业+产业集群”模式,引育多家龙头企业,形成六大产业集群。同时,推动产业链提质增效,组建创新联盟,转化应用百余项科技成果,构建小麦产业全链条新格局。互联网的迅速发展,电商物流和创业创新孵化园的建设,更是让延津县的特色小麦产品通过电商平台走遍全国。
促进三产融合,创新“小麦+”新业态
阵阵面香从“张氏花馍”“非遗”传承人张伟家中飘出,夫妇2人为一户办喜酒的人家所制的花馍出锅了。寓意“籽籽同心”的石榴、谐音为福禄双全的葫芦、象征美好爱情的玫瑰......形神俱佳的各色花馍摆满了桌子,看上去甚是喜人。
“我家花馍的原料采用咱们延津县的小麦和纯天然的果蔬汁,做成一个总共需要9道工序。”张伟说。延津小麦具有蛋白质含量高、湿面筋含量高、面团稳定时间长的特点,在工作之余,张伟夫妇还会去全国各地参加农产品博览会,也会走进校园,带着孩子们亲手制作花馍,“就是想把花馍这项‘非遗’技艺传承下去,把延津小麦的名号再打得响一些,传得远一些。”张伟说。
延津小麦文化馆也迎来了不少游客,他们在这里了解了延津小麦的“前世今生”,也感受到了中原大地农耕文明的赓续与发扬。除了文化馆,延津县还建成了小麦主题公园,意在通过“小麦+文化旅游”提高延津小麦的知名度和影响力,给小麦产业带来新风向、新动力。
从田间到餐桌,从播种希望到颗粒归仓,从实验室中的“芯片”到成为文化馆内的文化符号,一粒小麦的“产业链之旅”奇妙而圆满,它也将在延津县这片沃土之上谱写新的传奇。
(姜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