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报评论员
党的二十届三中全会审议通过的《中共中央关于进一步全面深化改革、推进中国式现代化的决定》,科学谋划了围绕中国式现代化进一步全面深化改革的总体部署,强调“全党必须自觉把改革摆在更加突出位置,紧紧围绕推进中国式现代化进一步全面深化改革”。面对纷繁复杂的内外形势,面对新一轮科技革命和产业变革,面对人民群众新期待,我们把改革继续推向前进、实现跨越式发展高质量发展,就必须当好改革的促进派、改革的实干家、改革的先锋队。
何为促进派、实干家、先锋队?一言以蔽之,就是真正理解改革、真心拥护改革、真切支持改革,一切工作做在前面、做到极致、做成标杆,切实把党中央确定的进一步全面深化改革重大部署落到实处、见到成效,让广大群众有更多获得感幸福感安全感。反之,开开会议、喊喊口号、提提要求,不部署、不落实、不问效,一味讲客观、摆困难、找理由,那是假把式、真糊涂,行不通、要不得。
要有压倒一切困难而不被困难所压倒的决心勇气。新时代十年来,各领域基础性制度框架为何基本建立?许多领域为何实现历史性变革、系统性重塑、整体性重构?根本在于以习近平同志为核心的党中央,以伟大的历史主动、巨大的政治勇气、强烈的责任担当,冲破思想观念束缚,突破利益固化藩篱,敢于突进深水区,敢于啃硬骨头,敢于涉险滩,坚决破除各方面体制机制弊端,实现改革由局部探索、破冰突围到系统集成、全面深化的转变。今日之中国如此,今日之新乡亦如此。
从投融资平台系统重塑到开发区“三化三制”改革,从中原农谷起势成势到乡村建设与基层治理焕新,从区域协调发展到营商环境迈上新台阶,每一个非凡成绩的背后,无不因果敢的气魄、思维的变革、理念的更新。现在,我们阔步行走在中国式现代化建设新乡实践大道上,肩负的使命重任,面临的险滩难关,迎接的困难挑战,不比往昔少,不比昨日易。“船到中流浪更急,人到半山路更陡”,越是如此越要迎难而上,越要激扬斗志。只有敢于打破陈规旧式,正视难题而不畏惧难题,善于用被实践证明正确的理念引领实践,用不断发展变化的眼光看问题、改革创新的办法解决问题,定然征服一切艰难险阻,实现无往而不胜。
要有调动一切积极性推动实干干实的能力本领。一切改革都是为了更好地发展。改革只有进行时、没有完成时,需要调动方方面面的积极性、主动性和创造性,既不能好高骛远空谈改革,也不能关起门来搞改革。实干干实,就要脑中有思想、眼中有问题、手中有招数、脚下有力量。要坚持眼睛向下,充分尊重基层首创精神。基层有闯劲,敢于破难题、开新路,探索的经验模式往往具有很强的生命力。比如,获嘉县探索的“3533”党群代表议事制,就较好地实现了“群众事群众议群众干”。要坚持问题导向,以有解求解优解思维攻坚突破。问题不可怕,万事皆有解。面对问题不回避、不躲闪,处置问题有妙招、有章法,才能在化危机中求转机、迎新机。
进一步全面深化改革,集中精力办好新乡的事情,关键在各级党组织,靠广大党员、干部。“逆水行舟用力撑,一篙松劲退千寻”。改革长风激荡,改革破浪前行,将改革进行到底,新时代的党员干部就要始终保持那么一股劲,那么一股革命热情,那么一种拼博精神,以“越是艰险越向前”的英雄气概当好改革的促进派,以钉钉子精神当好改革的实干家,以敢为人先处处争先的标准标杆当好改革的先锋队,善啃最硬的骨头、敢涉最险的河滩、能扛最重的担子,在强国建设、民族复兴、新乡跨越发展中写下灿烂的一页。
责任编辑:李蕾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