行走在牧野区王村镇牛村的街道上,浓浓的烟火气和文化味扑面而来,一面面画风淳朴的文化墙,一座座丰富群众业余生活的文化展馆,一个个干净整洁且富有现代感的庭院跃然眼前......
村民在广场上跳操、打球健身、棋牌逗趣、书法挥毫,自得其乐......处处洋溢着文明与和谐的新气象。
“村里如今还有‘四街三馆一中心’咧。”从一名热情好客的村民口中得知,“四街”即党建宣传示范街、国防教育示范街、平安创建示范街、孝道文化示范街,涵盖牛村4条主干道;“三馆”即牛子祥摄影艺术馆、党建村史馆、新时代文明实践站,已成为丰富群众业余文化生活的重要场所;“一中心”即党群服务中心,是村“两委”干部服务和联系党员、群众的重要平台。
往昔老村落蝶变为今日城郊“新地标”,得益于村党总支书记、村委会主任牛子福带领村“两委”干部大力发扬“三牛”精神,不断壮大集体经济,推动乡村振兴的努力。
为民服务孺子牛——
长期以来,牛村以打造出一支廉洁担当、为民务实的干部队伍为目标,在村“两委”干部中坚持实行“两不准、五带头”,即不准办企业、不准在企业参股,带头执行党中央的方针政策、带头完成各项指标和各项任务、要求群众做到的干部要先带头做到、带头执行村里的各项规章制度、带头参加学习。通过建立村“两委”干部廉政档案,签订廉政承诺书,查找岗位廉政风险点,定期开展廉政谈话等,有针对性地制定廉政风险防范措施,并在全村范围内公开公示,接受群众监督,让“咬耳扯袖、红脸出汗”成为常态。
该村先后被授予全国民主法治示范村、河南省基层党建示范村、河南省文明村、新乡市“四星”党支部、新乡市党风廉政工作先进集体等荣誉。
创新发展拓荒牛——
乡村要振兴,产业必先行。牛村因地制宜,根据地处城郊、交通便利的区位优势,瞄准服务城市模式,大力发展第三产业,已拥有各类经营性房屋达21.75万平方米,大小租赁企业60余家,个体商户600余户。截至目前,以第三产业为核心的牛村市场、牛村建材市场、牛村商业街等“十大支柱产业”全部汇聚于此,形成以集体、个体、租赁并存,多样化城郊经济发展新格局。今年年初,为整合红色旅游资源,保留乡村风貌,展现卫河古老的漕运文化,村党总支对牛村卫河段景观大道进行规划建设。该村结合红色资源牛子祥摄影艺术博物馆,推动发展要素与现有产业结合、资源禀赋与现代市场衔接,积极构建“快到达、慢休闲、微度假”的文旅发展综合体。
“为了发展村集体经济,我们采取了让资源变资产、让资金变股金、让村民变股民,让百姓共同富裕的总思路,我们是这样计划的,也都是一直这样做的。”昔日的承诺已经兑现,牛子福感到很欣慰。如今的牛村集体固定资产达4亿元,与1984年相比,村集体经济收入由原来的4万多元提高到1600多万元,人均分红由原来的几十元提高到3500元,并解决了近3000人的就业问题。
艰苦奋斗老黄牛——
牛村的发展和巨变,从大街小巷到工地厂房,再到喧闹市场,都留下了牛子福的身影。自担任该村党总支书记39年来,牛子福以“班子清廉、干部清正、村务清爽、民风清朗”为原则,不断强化党建引领,始终坚持廉政为民。在对村集体资产管理中,该村坚持每月至少召开1次村务监督会议,对村集体资产投资和处理主动听取党员和村民代表意见,并邀请包村干部列席,乡镇纪委全程监督,确保村民及时了解掌握村集体经济发展和固定资产变化情况,真正使牛村集体经济在阳光下运行。
牛子福任职期间,曾带队多次走访在外经商人员和致富能手,到外地市场考察调研,学习先进经验,不断壮大牛村集体经济,将曾经矛盾重重的城郊村,发展成为乡村美、产业兴、群众富的先进村。“在牛子福的带领下,牛村‘两委’党员干部多年来扎根农村工作,就像老黄牛那样,多干活、少吱声,群众才会拥护你;要拿出创新发展拓荒牛的闯劲儿来,把群众带富,群众才会支持你;要真心为群众办实事,甘当孺子牛,群众才会抬举你。”牛村党总支副书记牛子勇表示。
“我们要继续发扬‘三牛’精神,以创建‘五星’支部、乡村振兴示范村,改善人居环境为新目标,努力把牛村建设成为文明和谐的社会主义新农村。”锁定新目标,牛村党总支带领全村党员干部继续奋力前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