平甸村红色示范基地广场 尚建军 李汉收 摄
尚建军 郑胜玲
平甸,地理位置上,是太行山深处一个村子,行政区划也标注为村庄。但知道的人都知道,此村,绝非“常”村可比。
不管哪个季节去平甸,都会打破你对山村固有的印象。从大平原盘旋而上,爬到悬崖绝壁上面,一条大道绵延而来,穿过村庄,又绵延而去。村子周边,山峰林立,但村前村后,则是平原地貌——一片片宽阔的田野,正所谓高峡出平甸。春天,满目平展展的麦子;秋天,满目平展展的谷子,没有一般山村的局促感。
平甸村位于辉县市西部深山区,属薄壁镇,与山西省陵川县武家湾毗邻。在此,豫晋两省山水相连,鸡犬相闻,是白陉古道上的重要“节点”。甸,两重意思:一是平阔的地方;二是甸甸重叠用,形容车马之声。两重意思,在这里都得到了诠释。
白陉古道,太行八陉之一,它相当于太行山中的“茶马古道”,也是连接中原的“丝绸之路”,迄今已有约3000年的历史。宋元之前,其军事意义显著,当年齐晋争霸,齐师即是由此入而伐晋。宋元之后,晋商逐渐兴盛,晋豫商贸来往频繁,古道担起重任,平甸村自然成为其间的“最强”驿站。
千百年来,泛中原大地,诸候争雄,军阀混战,匪寇肆虐,乱世更替乱世,苦难连接苦难。平甸,这个本应平凡的小山村,因其特殊的地理位置,时常被历史的风雨裹挟得跌跌宕宕。在时代的缝隙里,小村也偶有一段惬意的时光。彼时,这个古道上的“网红”驿站,虽不曾商贾云集、商铺林立,但也是车流如织,货品充盈,有眼光的客商纷纷在此设置商号。但多数时候,是军队、商队、匪队穿插而过,“甸甸”的车马声急促而混乱,村民们常年在惊恐中度日。
在平甸村的历史上,有两个时段会被人铭记:一是1938年~1945年,平甸村作为抗战大后方,为民族的解放事业作出了杰出贡献;二是20世纪70年代,曾作为平甸乡乡政府所在地(1987年平甸乡合并成薄壁镇),可以说是平甸村的“高光时刻”。
这段战火硝烟的岁月,注定会被载入史册——
1938年2月,日寇的铁蹄践踏到辉县这片土地,战火自侯兆川一带开始往太行深山区蔓延。平甸一带,由于群众基础深厚,加上交通便利,被八路军开辟为抗日根据地,成为战时的大后方。平甸村的玉皇庙,被八路军129师临时改造成了后方医院,设置有近百张床位。
1938年8月,为了对道清铁路实施大破袭,386旅从西平罗移驻薄壁一带,旅长陈庚在平甸村的照兴义商号设立了临时指挥部。在临时指挥部驻扎的一个多月里,陈庚指挥策划了多次战斗,打击了日寇的嚣张气焰,并将战斗过程以“日记”的形式记录。
“昨晚算是配合总破坏第8次,我们在道清线上则是第6次大破坏,是在敌人极度警觉、戒备严密之下执行的。在整个工作过程中,敌轰击我不止300发,铁道的两旁,弹如雨点......这时候堆集着的枕木被点燃了,铁路酷似一条火龙......这里不能忘记的是群众的勇敢,200多人在敌人炮弹猛烈射击之际,始终镇静,他们大声喊出‘军民合作,抗战救国’口号,敌人始终不敢越雷池一步,伪护路皇协军,一个一个被我们俘虏。”
这是1938年9月22日,386旅驻扎平甸时,陈庚率部队破袭道清铁路(获嘉至修武段)的战斗场面,收录于《陈庚日记》。
陈庚部队在平甸驻扎期间,军民一心,合力御敌。每场战斗,村民都积极参与,送粮草,抬担架,救伤员。在后方医院,白天黑夜,都有村民忙碌的身影,这里发生了许多军民之间感人的故事。
历史的风烟吹过,时代的页面翻过......
当时间的钟摆停留在2023年的春天时,像一组电影长镜头,从灰色调的历史时空,慢慢地摇拉到眼前——一个青翠的季节,到处是透亮的阳光,山花盛开,溪水欢畅。在白陉古道旁侧,新开通的新晋、沿太行等高速公路,宛若一条条游龙游走在崇山峻岭间。抬头看,如洗的碧空,一架架银鹰不时划过,那是飞往欧洲的航班,这里有条国际航线......
近几年,随着周边多条高速公路的开通,不仅缩短了地域间的距离,也给双方创造出了更高的社会效益及经济效益。但对于古道上的村庄来说,带来便利的同时,也带来了一丝落寞——白陉,这条承载着历史沧桑的古道,它的使命似乎已经终结,今后,它只不过是一处让后人凭吊的景点而已。
白陉古道的使命,在这个高速发展的时代,也许真的就此终结,但革命老区,绝不会被人民忘记。
2022年11月10日,由政府部门组织策划的“弘扬老区精神,传承红色基因”示范基地挂牌仪式在平甸村举行,由此,也拉开了“统筹谋划、因地制宜,促进革命老区振兴发展”的序幕。
振兴发展革命老区,是国家战略。从中央到地方,一项项政策,一层层落实。国家的目标是:到2035年,革命老区与全国同步基本实现社会主义现代化,现代化经济体系基本形成,居民收入水平显著提高,基本公共服务实现均等化,人民生活更加美好,形成红色文化繁荣、生态环境优美、基础设施完善、产业发展兴旺、居民生活幸福、社会和谐稳定的发展新局面。
平甸村党支部书记、村委会主任王艳新介绍,其实早在几年前,辉县市政府就开展了促进老区发展的一系列工作,辉县市老促会积极参与筹划,动员各方力量,协调社会资金。单是平甸村,政府拨款加上社会筹款,就先后投入了300余万元,对村里的“八路军后方医院旧址”“陈庚驻平甸抗战指挥部旧址”等2座展览馆、4处革命旧址进行了修缮。
村里一项大的工程,就是新建了一处以“红色”为元素的文化广场。利用红色元素,讲好红色故事,让老区的革命精神在平甸村继续传承和发扬。
坚守、传承、发扬,这是革命老区的“三件法宝”。
说到坚守,平甸村就有一个鲜活的故事:一个供销社,在村里坚守了50年。这座当初“乡”级规模的建筑,就是现在,也依然“雄伟”。
经营供销社的是一位女士,叫元全明,她的父亲是这里的第一代“供销人”。元全明介绍,当年,父辈们进货都是靠扁担,一扁担一扁担往山上挑,由此打造出了老一代“供销人”“一根扁担挑起柴米油盐、一个背篓送货翻山越岭”的“扁担精神”。
1993年,作为第二代“供销人”,元全明由薄壁乡供销社调到平甸村供销社。问她为啥要“降级”,她说她自小在此长大,在供销社日渐消亡的时候,她想守住这里。
目前,大部分青壮年都外出了,村里就剩百十来人,即使方圆60里,常驻人口也不足5000人。“按理说地广人稀不利于商业经营,但走不出去的都是老年人,供销社要是撤了,你让他们咋办?”元全明像问别人,又像是问自己。
其实,元全明坚守的不只是一种形式,更是一种精神,一种父辈们的“扁担精神”,更是供销社门头招牌所写的“为人民服务”的精神。
时代的发展,就意味变革。譬如白陉古道,可以“华丽谢幕”,没有遗憾。譬如平甸村田里的玉米、谷子等传统作物,也许不多长时间,就可能变成菊花、连翘、巴旦木等经济作物;还有就是利用红色资源,开发打造精品旅游项目;再就是因地制宜,发展民宿、服务租赁、特色手工业业态......
这一切,已经开始逐步实施;这一切,皆为一个目标,让老区人民富裕起来。
到那时,也许走出去的青年们,又一批批地回来了,回到平甸,回到故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