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新的历史起点上建设中华民族现代文明——学习贯彻习近平总书记在文化传承发展座谈会上的重要讲话精神系列文章之四

2023-06-19 07:44:22 来源: 新乡日报 评论:0 点击:  收藏
2022年10月,习近平总书记在安阳殷墟遗址考察时首次提出“建设中华民族现代文明”这个重大的理论与实践命题。今年6月2日,在文化传承发展座谈会上,习近平总书记进一步对努力建设中华民族现代文明提出明确要求:在新的起点上继续推动文化繁荣、建设文化强国、建设中华民族现代文明,是我们在新时代新的文化使命,要坚定文化自信、担当使命、奋发有为,共同努力创造属于我们这个时代的新文化,建设中华民族现代文明。6月7日,在首届文化强国建设高峰论坛上,习近平总书记更是具体强调,建设中华民族现代文明,应坚定文化自信,秉持开放包容,坚持守正创新,激发全民族文化创新创造活力。习近平总书记对中华文明发展的高度重视和深入思考,既明晰了在新的历史起点上中国共产党人和中国人民应当担负的新的文化使命,也为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文化建设指明了前进方向、提供了根本遵循。

坚定文化自信,铸就中华文明新辉煌

“文化是一个国家、一个民族的灵魂。文化兴国运兴,文化强民族强。没有高度的文化自信,没有文化的繁荣兴盛,就没有中华民族伟大复兴。”习近平总书记的这段话深刻揭示,一个民族的强盛总是以文化兴盛为支撑,一种文明的存亡往往与其文化传统密切相关。中国文化源远流长,中华文明博大精深。中华民族在几千年历史中创造和延续的中华优秀传统文化是中华文明形成与发展的重要载体和基础,它滋养着中华文明从远古走向现代,由衰微到重新振兴。习近平总书记在文化传承发展座谈会上强调,中华优秀传统文化中的很多重要元素,共同塑造出中华文明连续性、创新性、统一性、包容性、和平性五个突出特性。汉语语言与文字的不断延续以及在此基础上形成的文化典籍代代相传维系了中华文明的绵延不绝;中国优秀传统文化强调的“苟日新,日日新,又日新”“周虽旧邦,其命维新”“时迁物换,革故鼎新”等重要价值追求保证了中华文明的与时俱进;“家”是小“国”,“国”是大“家”,家国同构的文化思想决定了中华文明的“大一统”;民族文化的多元性与地域文化的多样性涵养了中华文明海纳百川、博采众长的包容能力;儒家文化倡导“大道之行,天下为公”“协和万邦,和衷共济,四海一家”的“和合”理念奠定了中华文明崇尚和平的文化特质。习近平总书记指出:“中国有坚定的道路自信、理论自信、制度自信,其本质是建立在五千多年文明传承基础上的文化自信。”凝铸着独特文化基因的中华文明是中华民族坚定文化自信的根本底气,只有深刻理解和认识中华文明突出特性背后的文化支撑,才能以更加坚定的文化自信,担当使命、奋发有为,不断推动中华文明创造性转化、创新性发展,激活其生命活力,为铸就中华文明新辉煌注入不竭动力。

秉持开放包容,推动文明交流互鉴

文明因交流而多彩,文明因互鉴而丰富。建设中华民族现代文明,就是要以文明交流超越文明隔阂、文明互鉴超越文明冲突、文明包容超越文明优越,用更加开放包容的态度拥抱世界。2019年8月,习近平总书记在敦煌考察调研时指出:“只有充满自信的文明,才会在保持自己民族特色的同时包容、借鉴、吸收各种不同文明。”中华文明自古就具有突出的包容性,先民以“天下大同”“协和万邦”的宽广胸怀,自信而大度地同域外民族进行海外贸易与文化交流。张骞出使西域,开辟了沟通欧亚的丝绸之路;玄奘西行求法,大大促进了中印的文化交流;郑和下西洋,直接加速了东西方文明的碰撞与交融……正因为古代中国多数时期在对外交往上保持着包容、开放的态度,才造就了中华文明多元一体的格局,也使得中华文明能够在不断吸收外来优秀文明成果中进行自我修复与发展。习近平总书记在《求是》杂志上发表的《把中国文明历史研究引向深入,增强历史自觉坚定文化自信》重要文章中就明确指出:“中华文明五千多年发展史充分证明,无论是物种、技术,还是资源、人群,甚至于思想、文化,都是在不断传播、交流、互动中得以发展、得以进步的。”基于对历史经验的深刻认识,党的十八大以来,习近平总书记站在构建人类命运共同体的高度,提出一系列推动文明交流互鉴的中国主张,其核心就是要“坚持相互尊重、平等相待,坚持美人之美、美美与共,坚持开放包容、互学互鉴,坚持与时俱进、创新发展”。在新的历史起点上继续推动文化繁荣、建设文化强国、建设中华民族现代文明,依然要一以贯之地坚持弘扬平等、互鉴、对话、包容的文明观。对待异质文明要客观理性,理解并尊重不同国家有不同的文化标准和价值观念,以及在此基础上形成的对各自发展道路的探索;对待中华文明要坚守中华文化立场,立足中国大地,提炼展示中华文明的精神标识和文化精髓,加快构建中国话语和中国叙事体系,讲好中国故事、传播好中国声音,向世界展现可信、可爱、可敬的中国形象,推动中华文明更好走向世界。

坚持守正创新,激发全民族文化创新创造活力

文化作为一种由人类长期创造形成的产物最需要守正创新。文化的守正创新就是要以古鉴今,推陈出新,不断增强文化的创新创造活力。中华民族历来就是富有高度文化创造力的民族,其文化创造力熔铸在几千年的中华文明和华夏儿女代代实践当中。中华民族创造了辉煌灿烂的古代文明,众多杰出的科技发明创造为人类发展作出过巨大贡献。马克思曾经在《机械、自然力和科学的作用》中写道:“火药、指南针、印刷术——这是预告资产阶级社会到来的三大发明,火药把骑士阶级炸得粉碎,指南针打开了世界市场并且建立了殖民地,而印刷术则成为了科学复兴的工具。”英国学者李约瑟也认为,中国的四大发明改变了世界历史发展进程,但他同时也发出了一个“灵魂之问”:“为什么科学和工业革命没有在近代的中国发生?”原因之一就在于清朝的闭关锁国以及文化保守政策,使中华民族一度失去了文化的创新创造活力。到了晚清,中华民族几千年的文化自信被新崛起的西方文明打破,引发了中国前所未有的民族危机。为了救国图存,先进的中国人先后进行了洋务运动、维新变法、辛亥革命等许多尝试,但都未能成功,直到新文化运动开始从文化上唤醒中国,一大批先进的知识分子以反对旧文化的方式进行思想启蒙,使中国传统文化获得了新的生命形态。中国共产党作为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忠实传承者和弘扬者,对待传统文化始终保持守正创新的科学态度,既重视一脉相承,又强调与时俱进。中国共产党以高度的文化自觉,不断推动传统文化创新发展,实现了马克思主义与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有机融合,重建了中华民族的文化自信,为中华民族现代文明建设提供了精神动力。新时代新征程,要创造出“属于我们这个时代的新文化”,建设中华民族现代文明,关键还在于守正创新,在尊古中发展,在继承中创新,使中华民族始终保持创新创造活力。

(市优秀青年社科专家、中共新乡市委党校副教授 李倩)

责任编辑:王艺元

关于

互联网违法不良信息举报 意见反馈 新闻地图 旧版回顾
网站简介 - 联系方法 - 招聘信息 - 新乡日报社简介 - 广告服务 - 网站地图
大河新乡网版权所有
©1997-2022 河南致晟提供技术支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