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不负青山,青山定不负人。从停伐十年、专注生态转型、发展林下经济,书写由“人林对立”走向“人林和谐”故事的“林都”伊春;再到摒弃“石头经济”、发展生态旅游,实现“山是秃头光、水成酱油汤”到“人在余村走、就是画中游”转变的浙江余村……各地的生动实践启示我们,绿水青山是生态资源、自然财富,更是社会资源、经济财富,只有读懂“两山”理论的“题中之义”,走好生态优先、绿色发展之路,才能绘就美丽中国的壮丽图景。
理念优于制度,制度优于技术。生态环境保护是一项系统性工程,既需要先进理念举旗定向,更需要靠谱谋划夯基垒台。党员干部应深刻领会“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的发展智慧,始终站在人与自然和谐共生的高度,秉持“为长远计、为子孙谋”的思想理念,以更高站位、更全思虑、更科学统筹“谋篇布局”,搭建起生态环境保护的“四梁八柱”。更要因地制宜、落实“个性化”考量,瞄准功能定位、立足资源禀赋、结合阶段特征,为当地的生态保护“精准画像”,为可持续发展“开路辟径”,真正将生态优势转化为发展优势。
全国生态日的设立是契机、更是号召。党员干部应以务实担当扛起生态环境保护职责,抓实、抓细、抓好生态环保领域各项工作,将制度一以贯之地执行到点、项目一着不让地推进到底、决策部署不折不扣地落实到位;更应始终坚持生态惠民、生态利民、生态为民,从爱护草木、保护水体等“举手小事”做起,带头做生态文明建设的引领者、保护者、践行者。广大党员干部应当拿出持之以恒的坚守,潜移默化地将尊重自然、顺应自然、保护自然的生态理念种入群众的“脑海”“心田”,让生态文化成为全社会的行为“准绳”和价值“标尺”,以人人参与、事事关心、时时践行、处处到位的良好格局,答好绿水青山“生态卷”。
(作者:李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