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乡日报全媒体记者 李超
重温入党誓词、向老党员颁发“光荣在党50年”纪念章、观看《党课轻骑兵》宣讲、奖励帮扶道德模范身边好人、“翰墨中原 出彩农谷”中原名家书画展、参观红色教育基地、“红歌颂党恩”展演……为庆祝中国共产党成立102周年,连日来,我市各级党组织、社会各界纷纷开展形式多样、内容丰富的庆“七一”系列活动,重温党的历史和丰功伟绩,号召和激励广大党员弘扬和传承党的优良传统和作风。
激发活力,提升党支部和党员队伍建设质量
“……牢记习近平总书记谆谆教诲,继续发挥好榜样作用,为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奉献自己的光和热!”铿锵激昂的诗歌朗诵《新乡好人多》伴随着雷鸣般的掌声响彻会场。6月30日,我市百余位各级道德模范和身边好人齐聚一堂,庆祝中国共产党成立102周年,共同见证“新乡道德模范身边好人临时党总支”成立,同时为10位道德模范身边好人帮扶代表和16支志愿团队发放了奖励帮扶基金。
2021年1月,为加强对道德模范和身边好人队伍的管理、教育和引导,我市成立了新乡市道德模范身边好人临时党支部。我市各级道德模范和身边好人在文明城市创建、美丽乡村建设、党史学习教育、疫情防控、抗洪抢险和灾后重建等方面都取得了显著成绩;培育了世蕊爱心团队、桂花树爱心团队、“三叶草”志愿者服务队等几十个爱心公益组织;打造了新乡好人馆、中原诚信博物馆、新乡好人广场、牧野家风家教馆、红旗先锋馆等传播新乡好人精神、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优秀平台及“乡村大喇叭”“爱心小信封”等知名志愿服务品牌。
由各级道德模范和身边好人组成的文明使者团、创建全国文明城市义务督查大队、校外思政课辅导员常年深入机关、学校、社区、农村,宣讲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和党的二十大精神,宣传《新乡市文明行为促进条例》,号召和动员更多的人见贤思齐、崇德向善,为传承和弘扬新乡先进群体精神,建设文明新乡作出了突出贡献。
在我市深入开展学习贯彻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主题教育,在道德模范和身边好人群体中突出党建引领和共产党员的先锋示范作用,今年“七一”前夕,经市委宣传部党总支研究批准,将新乡市道德模范身边好人临时党支部更名为新乡道德模范身边好人临时党总支,并在各县(市、区)道德模范身边好人群体中分设临时党支部。
党建品牌建设是加强基层党组织建设的重要载体和有力抓手。新乡道德模范身边好人临时党总支把“新乡红”作为党建品牌,与新乡先进群体的红色传统一脉相承,努力把党员的先锋示范和道德模范身边好人的道德引领有机融合,不但让“新乡红”叫响新乡,更要让“新乡红”享誉全国。
聚焦富民,持续推动抓党建促乡村振兴
这几日,“一个村有7支农民合唱团”“全村一半家庭成员参加合唱团”视频和文字刷爆网络。6月29日晚,在新乡市凤泉区李士屯村,由230多名村民组成的7支农民合唱团,用饱含激情的歌声,表达爱党敬党心声,展现新时代农村人的精气神儿。
一个村何以能组建7支合唱团?这得益于市文联广泛开展的“天天舞动 周周有戏 月月歌唱”品牌文艺志愿服务。
今年以来,市文联组织发动广大文艺工作者、文艺志愿者深入基层指导、帮带和培训,更好满足人民群众高品质精神文化需求,为服务我市乡村文化振兴,助力我市精神文明建设,打造社会主义现代化新农村作出了积极贡献。
市音乐家协会组织优秀合唱培训团队,通过一对一辅导、培训,为李士屯村精心打磨出7支群众合唱团队,培养了230名乡村合唱人员,全村近一半家庭人员参与了此次培训。
村民张六兰是夕阳腰鼓合唱团成员,经过一个月的练唱,与合唱团队员共同唱了《我们走在大路上》《我是一个兵》两首歌。她说:“在共产党的领导下,老百姓的生活越来越好,很开心!”
张六兰说的是实在话。在文艺繁荣的背后,是经济发展,是百姓收入的增加、生活质量的提升。老百姓心里高兴了,生活不发愁了,才会跟着志愿者学习唱歌跳舞。
一年前,市委宣传部驻李士屯村工作队以“五星”支部创建为抓手,以村新时代文明实践站为主阵地,本着既“富脑子”又“鼓袋子”的原则,积极推动李士屯村乡村振兴建设工作。
为了做好乡亲们的思想帮扶,让村“两委”干部开阔思维,驻村工作队先后邀请党的二十大代表裴春亮、省级百姓宣讲员李莹到村里宣讲党的二十大精神,聆听先进典型的宝贵经验,积极推进村集体经济发展,争取上级以及派驻单位支持。
2022年年底,该村利用乡村振兴专项资金120余万元,建设2座共占地6亩的高标准温室大棚,以大棚为基点,引进社会资金,建设集采摘、餐饮、娱乐为一体的乡村休闲综合体。
通过省农科院专家到村实地考察指导,该村明确了以项目为牵引制订全村产业发展统一规划,依托一河(卫河)、一渠(共产主义渠)、一湖(凤泉湖东湖)谋划村产业发展的方向和目标。
丰富活动,让“感党恩听党话跟党走”深入人心
追寻红色印记,感悟初心使命。7月1日,红旗区委组织部组织部机关、区委编办、区直工委、区委党校、小店镇等单位党员干部来到市史志馆参观学习,观看展厅中的党史图片和革命文物,重温那段血与火的峥嵘岁月,切身感受新乡革命前辈百折不挠、浴血奋战的艰辛历程,引导广大党员坚定理想信念、加强党性修养、激发干事热情、建设美丽家乡。“历史是最有说服力的教科书。”红旗区党员贾红参观学习后深有感触地说。
6月30日,高新区关堤乡庆“七一”系列活动“奋进新时代 我是追梦人”演讲比赛为该乡党员群众带来了一次鼓舞人心、催人奋进的思想洗礼。选手来自关堤乡不同岗位,有年仅9岁的小学生,有大学毕业的乡村规划师,更有常年干在基层的乡村干部。他们紧紧围绕主题,结合自己的岗位职责和实际工作情况,声情并茂地讲述发生在身边的真情实例,畅谈在工作中的切身体会,展现了自己在新时代的新担当、新作为。该乡党委书记观看演讲比赛后激动地说:“乡党委、乡政府将适时组织开展领域更广、主题更宽、形式多样的文体活动,为干部群众及各行业人员的成长成才搭建更为广阔的舞台。”
“文明市集进乡村,志愿服务送温暖”。6月29日,在平原示范区桥北乡刘庵村文化大院,通过10余项志愿服务活动的特殊方式,驻地高校学子同村民一同庆“七一”。
活动现场设有理论宣讲区、移风易俗区、文化活动区、体育健康区、卫生健康区、科普教育区等多项志愿服务,来自新乡医学院三全学院、桥北乡、新乡国有资本运营集团有限公司、平原示范区组织人事局等单位的志愿者开设服务摊位,为村民提供理论宣讲、反诈宣传、政策咨询、家电维修、免费照相、免费理发、健康义诊等便民服务,让村民感受到了“家门口”的贴心服务和“大家庭”的温暖。
作为我市庆“七一”文化活动的重要组成形式,2023年新乡市“中原文化大舞台”将在平原文化艺术中心大剧院拉开帷幕。首场惠民演出由省豫剧院一团带来经典豫剧《包青天》,随之《花木兰》《泪洒相思地》《清风亭》等经典剧目将陆续上演。通过普及推广优秀剧目,以精品奉献人民、用明德引领风尚,为人民群众提供更多更好的精神食粮。
从机关到企业,从城市到乡村,我市广大党员干部群众通过各种方式,抒发爱党爱国爱社会主义之情,表达“永远跟党走”的坚定信念,把爱党爱国爱社会主义热情转化为实际行动,加快建设经济强市、美丽新乡。
责任编辑:李蕾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