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文化充满了仪式感。成年,在人的一生中具有重要的标志性意义,成人仪式,又称为“成丁礼”、“成人礼”、“成年礼”等,自古以来对步入成年的男子和女子都会举行一定的仪式见证他们的成长。成人礼,可以溯源到我国古代西周时期就有的男子“冠礼”女子“笄礼”的文化传统。
6月24日上午,由新乡市关工委、新乡市教育局指导,新乡市博物馆主办、河南师范大学附属中学协办、河南红太极文化传媒有限公司承办的2023第二期“新时代 好青年”成人礼大型公益活动,在平原博物院二楼大厅举行。
本次活动遴选河师大附中的一百名适龄高中生为主角,学生家长、带队班主任老师和活动主讲教师共同见证了孩子们人生中这一重要时刻。活动仪式分为“分隔”、“过渡”、“聚合”三个阶段,寓意从孩童时代的分离、孩童时代到成年时代的过渡以及进入成年时代获得新生三部分,最终成为深入社会并拥有合法权利的社会正式成员。
在现场,动静相宜的太极拳表演和古琴演奏,把现场气氛烘托得庄重又热烈。在主讲教师带领下,身着汉服的青年学子们声音铿锵齐声宣读自己的成人礼青春宣言。
滔滔黄河,巍巍太行。炎黄子孙,担当大任。爱国敬业,诚信友善。遵法守纪,文明公民。忠以报国,孝以侍亲。强我体魄,砺我精神。树我正气,立我国魂。成人立事,使命在心。诚以立业,勤以修身。志存高远,心怀礼仁。博学弘毅,讷言敏行。天道酬勤,温故知新。铁肩道义,肝胆赤诚。怀抱梦想,善作善成。脚踏实地,奋然前行。铮铮誓言,师友为证。
通过参加活动,百名青年学子受到了一场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浸润和洗礼,更加自立、自信、自强,树立起正确的世界观、人生观、价值观,在未来会更加自觉地承诺担起新时代赋予的对国家、社会、家庭的重担与责任。
多年来,新乡市博物馆一直致力于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发掘与传承。本次活动,百名青年学子用中华传统方式完成了一场特别的成人仪式,在传统礼仪的“仪式感”中深化了“新青年”的成人意识,从而让他们感受到成人之后需要肩负更重的社会责任。
新乡市关工委执行主任朱性福现场致辞,他认为“新时代好青年”18岁成人礼是一个非常有意义的活动品牌,新乡市博物馆是全国社科普及教育基地、省级爱国主义教育基地,不仅在传承宣传新乡牧野文化方面应当积极发挥作用,更应该持续发挥基地的育人阵地作用,大力弘扬中华优秀传统文化,培育和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丰富载体、创新形式,进一步健全学校、家庭和社会协同育人机制,让博物馆特殊的社会教育功能得以充分发挥,助力培养德、智、体、美、劳全面成长的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建设者和接班人。
新乡市博物馆党支部书记郝永飞与孩子们面对面畅谈,真诚交流了年轻人树立理想信仰、乐于奋斗、懂得感恩的重要性,他指出,“作家柳青说过,人生的道路虽然漫长,但关键处只有几步。从今天开始,你就是社会上的成人了,这意味着成熟、责任、使命和担当。”他引用“‘自信人生二百年,会当击水三千里’等名言警句,激励百名学子要努力用汗水去张扬理想,用实干去放飞青春,懂得运用优秀文化的力量来滋养自己的人生梦想。”他最后还发出邀请,“博物馆的大门永远向青年人敞开着,希望广大青少年养成经常走进博物馆观看展览的习惯,多多亲近优秀传统文化并从中汲取智慧,潜移默化地提升自己的文化品位和人生境界,不断坚定走好自己人生道路的文化自信。”
活动的策划者、新乡市博物馆社教部主任李江说,“通过举办系列成人礼公益活动,目的只有一个,就是为了教育引导18岁少年进入成年,见证青春成长,坚定不移听党话、跟党走,立志做怀抱梦想又脚踏实地、敢想敢为又善作善成,努力成长为有理想、敢担当、能吃苦、肯奋斗、懂感恩的新时代好青年。”
“为推动中华优秀传统文化创造性转化、创新性发展,举办18岁成人仪式教育,对于增强青年人社会责任感、家庭责任感,从人生之始就筑牢理想信仰根基、真正树立起自立自强的思想道德品质,都具有特殊的育人价值和作用,是一堂编外‘思政课’。”参加活动的一位学生家长评价说。(王 娅)
责任编辑:申彬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