南社村街景
□新乡日报全媒体记者王海玲通讯员郭盛文/图
“这是棚里今天准备运走的西红柿和黄瓜,今年价格好,我包了200多亩地,到年底能挣80多万元。”近日,在卫辉市唐庄镇南社村,该村种植大户赵来喜兴奋地向记者展示着他当天的收获。
从一个软弱涣散村发展成为全国文明村,这里面有着怎样的故事?漫步在南社村,宽广笔直的柏油马路,灰白统一的墙体,规范有序的停车位,电子显示屏上方的“全国文明村”五个大字格外醒目;游园、学校、文化广场、足球场、老年人照料中心等公共设施齐全,村民笑脸盈盈,黄发垂髫怡然自得,随处可见的党建文化元素诉说着南社村听党话、感党恩、跟党走的幸福生活。
然而,谁能想到,就在十多年前,南社村还是一个村庄无序发展、村民苦不堪言、干群矛盾突出的落后村。“以前在老百姓眼中,村干部做不了多大事,说话也没人听,没啥威信。”谈起过去的状况,南社村党支部书记赵春生感叹道。
2006年10月,赵春生当选为南社村党支部书记,上任第一天,他就被村民团团围住,各种问题和纠纷都等着他来解决。要想争当先进村,就必须静下心来找出问题根源,理清工作思路,根据村内情况,经过反复琢磨,赵春生确定了“夯实党建、提升基础、旧村改造、再谋发展”的工作思路。从退伍军人、致富能手中选拔村“两委”干部,选优配强班子,廉洁村务工作,多次召开村民大会,规范“三务”公开,在工作中赢得村民信任。
为了改变“农业无产业,增收无来源,发展无带动”的贫穷局面,南社村通过“井井通”工程,打井100余眼,使所有耕地“地连地,井连井”。
借助水电的便利设施以及毗邻城区的区位优势,南社村“两委”班子经过多方考证,决定带领村民种植蔬菜大棚。在外出学习先进经验的基础上,南社村探索“合作社+公司双绑定+项目跟进+职业农民素养提升”四位一体模式,以绿欣蔬菜合作社为基地,成立各类农民专业合作社7个,投入160万元建设蔬菜批发市场和冷库,改变传统的蔬菜单一经营方式,打造集旅游采摘、生活体验一条龙的种植模式。目前,该村有菜农420余家,种植面积达1万余亩,是卫辉市最大的蔬菜交易中心,日出蔬菜量达200多万公斤,村民人均年收入5万元以上,产品远销全国各地,于2022年被评为省级“一村一品”示范村。
农业强了,农民富了,还要让农村美起来,让南社村村民享受到城里人一样的生活品质,是南社村“两委”干部一直追求的目标。
按照“五有五中心”的标准,打造集党务村务、便民服务、文明实践、文化广场于一体的党群活动阵地,配备志愿者服务站,实现电子化、智能化、一站化、当面化服务;按照“街道硬化、街区绿化、街道胡同标识化、墙体整洁统一化”四化标准打造示范街区;建设南社村幸福游园和卫辉市首家老年人照料中心,举办星级文明户、文明家庭、美丽庭院、好乡贤等先进人物评选表彰会,在丰富的活动中育化文明乡风,人民群众的幸福感、获得感和满意度进一步提升。
砥砺前行,硕果芬芳。2022年,南社村集体经济收益已达85万元,先后获得全国文明村镇、河南省法治示范村、河南省卫生村、卫辉市先进基层党组织、卫辉市“五星”党支部等荣誉。
赵春生告诉记者,南社村将始终坚持绿色发展理念,加快产业结构调整,延伸蔬菜种植产业链条,让村民更富,让家园更美,着力打造生态宜居的新名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