馨香书坊作为公共文化服务场所,不只是阅览室和家门口的“诗和远方”,还是家门口的“学生课堂”“暑托班”,其“多功能”作用还完善了公共文化服务体系,提升了公共文化服务水平,值得为之解读。
如果仔细阅读《家门口的“诗和远方”》这条新闻,还可以发现馨香书坊服务“附加功能”之多、之美。
有请大家打开《平原晚报》7月20日A04版,本版有3张照片都表达着一样的主题,蕴含着同样的意义。
请注意右一图、右二图、右三图,虽然这3张图片角度和内容不同,但其共性是:照片中的“主角”大部分是学生,这些学生有的在看书,有的在写作业,看上去很像“学生课堂”。
再细看右三图,有两个孩子看上去年龄较小,他们简直把馨香书坊当成了“暑托班”。
更值得一提的是,通过左一图大家可以看到,馨香书坊和谐公园馆馆长冯艳宾右倾身,面带微笑给“小不点”读者挑选读物。此情此景,谁不说咱馨香书坊的服务水平高!
换个角度看,暑假是孩子的“开心期”,因为不用再过“束缚”的学校生活了。但是,对于家长来说,暑假是“难过期”,因为家长需要工作或做生意,无法与照顾孩子“兼得”。从这个角度看,馨香书坊让孩子们在里面快乐地看书、写作业,就是在为孩子、家长提供优质服务,增添了馨香书坊服务群众的高度和厚度。
可以肯定地说,馨香书坊根本就没有进门“门槛”,只要你愿意进去,不管是进去看书,还是孩子们到里面写作业,即便两者都不是,想到馨香书坊纳凉,也是来者不拒、畅通无阻,这就是咱新乡独具特色的“馨香式服务”。
目前,馨香书坊在新乡星罗棋布,不但具有方便阅读的“主功能”,还有“学生课堂”“暑托班”、纳凉等“附加功能”,其服务功能超强!
毫无疑问,馨香书坊看似一个供大家读书的公共场所,实则是集便民、利民、惠民于一体的悦民,其“主功能”与“附加功能”集聚起来产生的“叠加效应”更大。
很显然,现在,我市已经把馨香书坊打造成有口皆碑的城市窗口,极大地提升了我市公共文化服务水平,成为润泽心田的文化符号和特色鲜明的文化地标,是文明新乡一道亮丽的城市风景线。
一言以蔽之,馨香书坊在拓展全民读书空间的同时,给大家提供了“多功能”的“超值服务”,其产生的社会价值和社会意义远大于方便阅读,体现了公共文化服务的创新发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