拒绝“作弊秤”需要经营者自律

2023-07-18 09:47:43 来源: 平原晚报 评论:0 点击:  收藏

□姬国庆

  严厉打击缺斤少两和计量作弊等违法行为,守牢民生计量底线。7月3日,记者了解到,获嘉县市场监管局连续开展电子计价秤专项检查,维护群众切身利益。(《平原晚报》7月6日A03版报道)

  近日,本报分别以《严查“作弊秤”让消费者更放心》《消费者“斤斤计较”可以让经营者无机可乘》为题,探讨了“作弊秤”问题,希望相关职能部门和消费者“齐抓共管”、共同努力,让经营者不想、不能、不敢使用“作弊秤”,营造诚信经营环境。

  进一步而言,要想消除“作弊秤”,仅靠相关部门和消费者也是不够的。毕竟,市场这么大,经营者那么多,稍有疏忽,就会让一些使用“作弊秤”的经营者“漏网”。

  必须认识到,秤出厂时都是经过严格检验的“合格秤”,之所以变成了“作弊秤”,就是经营者作弊造成的。

  可以肯定地说,有些经营者之所以把“合格秤”改造成“作弊秤”,其目的就是多赚“昧心钱”。如果消费者没有发现经营者缺斤短两,如果相关职能部门没有查处,经营者就会把消费者的钱“变”成自己的钱,这也太不诚信了吧!

  长此以往,如果把经营者使用“作弊秤”多赚的“昧心钱”累加起来,那将是一笔“巨款”,这就是经营者使用“作弊秤”屡教不改的“钱动力”所在。

  表面看,经营者使用“作弊秤”是有利可图的,受损的只是消费者。实际上,从另外一个角度看,经营者也是“作弊秤”的受损者。

  可以设想一下,如果经营者使用“作弊秤”时被消费者发现,经营者不但需要赔偿消费者的损失,而且还得付出名誉受损的代价,实不足取。

  再说了,如果消费者向相关职能部门反映经营者使用“作弊秤”的问题,如果相关职能部门检查时发现经营者使用“作弊秤”,经营者还得接受相应的处罚,对于经营者来说得不偿失。

  毫无疑问,经营者使用“作弊秤”于己、于消费者、于社会都是有害的。如果经营者仅仅为了一点儿“蝇头小利”就使用“作弊秤”,是非常不值得的。

  想对经营者说的是,做生意挣钱是天经地义的事,但是经营者一定要坚持正确的“生意经”,可以通过给消费者提供良好商品、优质服务多赚钱,这样才是经商之道。

  就此而言,我们希望所有的经营者要做到行业自律,诚信经营,拒绝“作弊秤”从自我做起,让自己的秤成为值得消费者信赖的“公平秤”,这样做生意将会越做越大、越兴隆。

  与此同时,如果经营者发现其他商户使用“作弊秤”,也要主动承担社会责任,积极向相关职能部门反映问题,为营造诚信经营环境尽到自己的责任。

责任编辑:李昕

关于

互联网违法不良信息举报 意见反馈 新闻地图 旧版回顾
网站简介 - 联系方法 - 招聘信息 - 新乡日报社简介 - 广告服务 - 网站地图
大河新乡网版权所有
©1997-2022 河南致晟提供技术支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