消费者“斤斤计较”可以让经营者无机可乘

2023-07-14 20:08:24 来源: 平原晚报 评论:0 点击:  收藏
□姬国庆

  严厉打击缺斤少两和计量作弊等违法行为,守牢民生计量底线。7月3日,记者了解到,获嘉县市场监管局连续开展电子计价秤专项检查,维护群众切身利益。(《平原晚报》7月6日A03版报道)

  必须认识到,要想让经营者诚信经营,不想、不敢、不能使用“作弊秤”,除了需要职能部门严格监管外,消费者也应当大胆地对使用“作弊秤”的经营者说“不”,这也是在以另外一种方式参与监管“作弊秤”的体现。

  可以理解的是,虽然相关职能部门对经营者具有监管权,但是因为人员紧张、工作量大等原因,仅靠相关职能部门进行监管是不够的,有时候也是“管不过来”的。

  换句话说,经营者成千上万,遍布在各个市场、大街小巷,管理难度非常大。相关职能部门稍有“监管漏洞”,就会让经营者钻了“空子”,或者成为“漏网之鱼”。

  众所周知,对于水果、蔬菜、废品等一般商品来说,决定经营者利润的因素,一个是价格,另外一个就是重量。在价格不变的情况下,商品的重量越轻或越重,经营者赚取的利润越大。

  经营者使用“作弊秤”在多赚了“三五块”的同时,消费者就得多受损“三五块”。对于一个消费者来说,“三五块”可能是一笔“小钱儿”,如果累加下来,经营者多赚的就是一笔“巨款”,消费者就是经营者使用“作弊秤”的“最大受损者”。

  仔细想想,消费者每天都在与经营者“打交道”,如果消费者能够对经营者进行“监管”,经营者就很难“蒙混过关”。

  不言而喻,要想让使用“作弊秤”的经营者无机可乘、无处遁形,很有必要把所有的消费者发动起来,让所有的消费者都参与到严查“作弊秤”的行动中,大胆地对使用“作弊秤”的经营者说“不”。

  这就意味着,消费者在购物或卖东西时,一定要“斤斤计较”,甚至是“两两计较”。感觉到重量有问题,就要找个“公平秤”重新称重。如果确认经营者使用的是“作弊秤”,就要敢于“较真儿”,立即向相关职能部门反映问题,维护自己的合法权益,让经营者受到应有的处罚。

  需要特别提醒的是,消费者不能因为受损金额小、嫌麻烦、“多一事不如少一事”,或认为经营者“也不容易”,就对经营者“放一马”。这样看似对经营者的宽容,实则是对经营者的纵容,可以说是“后患无穷”。

  一言以蔽之,消费者对使用“作弊秤”的经营者说“不”,不但是在维护自己的合法权益,也是在为营造诚信经营环境作贡献,这样的“斤斤计较”“两两计较”很重要、很有必要。

责任编辑:李昕

关于

互联网违法不良信息举报 意见反馈 新闻地图 旧版回顾
网站简介 - 联系方法 - 招聘信息 - 新乡日报社简介 - 广告服务 - 网站地图
大河新乡网版权所有
©1997-2022 河南致晟提供技术支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