防止电信诈骗“当自强”

2023-06-19 11:29:52 来源: 平原晚报 评论:0 点击:  收藏
□姬国庆

  “你们不会是诈骗吧!”近年来,只要一接到陌生电话,很多市民都会多问一句,防止自己被骗,可是面对骗子的一个个新套路,仍然会让很多市民防不胜防。为了防止市民被骗,我市警方发布发生在身边的诈骗案例,来揭秘骗子的种种套路。(《平原晚报》6月16日A06版报道)

  为了防止受骗,大家应当切实增强防骗意识,遇到对方让转钱的事时多长个心眼,或者与新朋好友商量,或者到公安机关求助,捂牢自己的“钱袋子”,以避免上当受骗。

  本报报道的这3起电信诈骗案件很具有典型性,值得每个人吸取教训。

  值得思考的是,秋女士新乡人,接到自称是新乡市公安局民警的电话,竟然不进行认真核实,就给对方转了1万余元,这是为什么呢?

  细读新闻可知,让秋女士信以为真的竟然是对方视频时穿着警服。警方办案肯定有相应的程序,一名警察通过视频办案,合情、合理、合法吗?如果秋女士到派出所进行核实,哪怕是打个报警电话,也不至于上当受骗。

  其实,秋女士的案件只是电信诈骗的“冰山一角”。在我们的生活中,还有一些人因为轻信骗子,从而上当受骗,有的人被骗几十万元,甚至上百万元,可谓是损失“惨重”。

  那么,骗子与受骗人是没有见过面的陌生人,有些人为什么会轻信骗子上当受骗呢?

  近年来,随着社会的发展,骗子的行骗手段也是“与时俱进”,行骗套路不断“改版升级”,别说是生活经验不足的普通人,就是有些精明的人也难免上当受骗。

  反过来说,骗子的行骗手段再高明,也不会百分之百成功,也有失手的时候。面对同样的骗子,有些人就避免了被骗,甚至把骗子弄的“团团转”,充分说明这些人的防骗能力很强大。

  有些人上当受骗,原因是多方面的,有的因为生活经验不足,有的因为贪心有余。比如,本报报道的第3个案例中的大学生杨某,就因为贪图返利红包,从而落入了骗子的陷阱。杨某作为大学生竟然能轻信骗子,除了单纯,就是贪心在作怪。

  现在的社会竞争激烈,挣钱不易。如果把自己挣到手的血汗钱“拱手”送给骗子,这也太不应该了吧。

  其实,要想防止上当受骗也很简单,仅靠公安机关对骗子进行严厉打击是不够的,还要靠“当自强”。每个人只要遇到与钱有关的事,就应当提高警惕,多问几个“为什么”。特别是遇到对方让转钱的事,就应当多找亲朋好友商量,或者到公安机关核实,让骗子无机可乘、无处遁形,才能让自己的钱更安全。

责任编辑:李昕

关于

互联网违法不良信息举报 意见反馈 新闻地图 旧版回顾
网站简介 - 联系方法 - 招聘信息 - 新乡日报社简介 - 广告服务 - 网站地图
大河新乡网版权所有
©1997-2022 河南致晟提供技术支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