邓翊的教学课堂。受访者供图
支教队员在去家访的路上教孩子操控无人机。受访者供图
“我来自大山,但祖国需要处,皆是我故乡。”这是厦门大学能源学院研二学生邓翊今年9月在学院“新老生交流会”上,分享给学弟学妹的一句话。回忆起宁夏西海固支教生活,他再次心潮澎湃。
从1999年起,厦门大学研究生支教团367名青年已连续25载奔赴宁夏回族自治区、内蒙古自治区、西藏自治区、河南、新疆维吾尔自治区等地接力教育帮扶。第23届研究生支教团的22名志愿者在2021年全部来到了宁夏回族自治区西海固地区,希望工程受助学子邓翊便是其中的一员,他说:“曾经,希望工程圆梦行动助我走向了更广阔的天地。后来,我以支教为梯,为西北孩子的成长贡献一分力。”
一项延续了34年的“希望工程”事业,一场跨越2000多公里的爱心传递,如何让“受助者”蜕变为“助人者”?
公益助学照亮求学路
来到厦门大学,邓翊走了“很远”的路。邓翊来自福建省三明市清流县田源乡的经济困难家庭。2006年,为了获得更好的教育资源,他来到乡里上小学。从家里到学校两个小时的步行路程,让邓翊在二年级便开启了独立住校的生活。每周日傍晚,他都会背着接下来一周要吃的大米等“口粮”返校。
“把米洗好放到铝制饭盒里送到食堂统一蒸,接着就可以去上课了,下课后找到自己的饭盒,配上咸菜、香菇肉酱就是一餐,偶尔还有家里腌制的腊肉。”生活的压力让他在初中时曾动过辍学打工的念头,好在被伯父劝住了。“伯父不断跟我说,赚钱不急于一时,要努力提升自己,要相信知识改变命运。”邓翊说,在伯父的鼓励下,自己一路从乡中心小学考到县中学,最后保送到省重点高中福建省三明第一中学。
12年的孜孜不倦,为他搭建起了通往梦想大学的路。2017年,邓翊成功考上厦门大学新能源科学与工程专业。欣喜之余,邓翊一家却为学费和生活费发起了愁,值得庆幸的是,希望工程圆梦行动向邓翊伸出了援助之手。
“这笔资助解决了我的燃眉之急,让我更安心、踏实地入学。”邓翊表示,这对他来说不仅是物质上的给予,更是精神上的支持。多年前,一个眼里满是求学渴望的大眼睛女孩儿苏明娟让很多人知道了希望工程,让更多人认知到公益的使命,认识到教育的重要性。30多年来近700万家庭经济困难青少年在社会各界爱心人士的支持下圆了“读书梦”,也在心底深埋了接力公益的种子。
进入厦门大学以后,邓翊始终保持刻苦努力的态度,更是将“饮水思源,自助助人”作为自己的“行动指南”。
“一路走来,我受到了社会各界的资助,感觉无以为报。”进入大学后,邓翊一有空就尽可能地参加志愿服务或社会实践,从疫情防控、文化宣传、支教科普,到校园公益、社区服务、大型展会,都有他忙碌的身影,近300小时的志愿服务时长成了一份让他自豪的“成绩单”。为发挥专业特长,邓翊还加入了“源梦未来”志愿服务团队,为青少年科普新能源知识,他希望通过这种方式回馈社会,将手中的“爱心之花”传递下去。
“帮助孩子的过程,是助人更是自助”
2021年夏,本科刚毕业的邓翊再次走上一条“很远”的路——加入已经坚持了22年的厦门大学研支团,成为2.1万多名支教青年中的一员。从海滨城市厦门到西海固腹地海原县,队员们坐了一天一夜的火车和8小时大巴。在确认最终支教地前,他们自己动手做饭、烧水洗澡,逐渐适应了大西北的生活环境,并着手准备教学工作。
邓翊最终的支教地是海原县贾塘中学,负责地理教学工作。“十年前我上初一,十年后我教初一。”第一堂地理课前,邓翊十分紧张,课前演练了十几次。面对孩子们坐得端正笔直的身板和渴望求知的眼神,邓翊在心底暗下决心:“一定要全力以赴教好我的学生。”
第一堂课之后,孩子们逐渐和邓翊熟络了起来。在经历半个学期实践后,他有了自己的一套“教学模式”。为了培养学生自主学习的能力,邓翊会在课前给学生几分钟的自学时间,并在此期间检查作业完成情况。
一次,他走到学生赵子宇桌前,看见许多基础的填空题都空着,一副草草了事的姿态。“我问他为何不做,他只冷冷回答道‘不会’。那天我有点生气,更多的是失望。”邓翊第一次在课堂上批评了他。冷静下来后,邓翊有些后悔,愧疚于语气过于严厉,意识到现在的课业比较难,基础不好的孩子很难跟上。
在之后的课前预习及课堂练习中,邓翊更加关注赵子宇的状态,上课经常点他起来回答问题。邓翊又联系厦大第7届研支团队员叶楠,与赵子宇建立起了“一对一”的资助关系,并将叶楠热心公益、出版支教纪实文学等故事告诉了赵子宇,鼓励他与叶楠进行书信往来。对于赵子宇而言,这不仅仅是经济上的帮扶,更是一种精神上的引导。后来,邓翊惊异地发现,不知从什么时候开始,赵子宇不仅能很好地完成作业,还能主动利用课后时间超前学习,每每遇到问题,也能主动寻求帮助。“我不禁感慨于他的变化,就像校园内外的花朵,正在趁着春天恣意开放着。”邓翊说。
时间过得很快,冬日来临,期末考试评卷时,邓翊评到了一张“满分卷子”,正要打上分,突然看到,在命题人一栏他的名字上,学生加上了“Dearteacher”(亲爱的老师——记者注)二词。“一时间,我满怀感动,真正体会到了‘初为人师’的喜悦。”邓翊暗下决心必须继续努力,为孩子们带来更多知识与帮助。
教学不止于课本。邓翊还会同队友一起对接厦大的师资力量,开办“南强名师云讲堂”,通过“互联网+支教”的模式,让大山之中的孩子也能与在千里之外的厦大教授们“面对面”沟通交流。
公益是一场爱心的接力,连接着希望与远方。“帮助孩子们的过程,是助人更是自助,他们对我来说是心灵上的慰藉。”邓翊表示,“助人自助”让他真正实现从“受助者”到“助人者”的“蜕变”。
“这条小鱼在乎”
在爱心助学的路上,每一步都坚实而有意义。
2003年,厦门大学第5届支教团成员以“这条小鱼在乎”为名发起公益慈善募捐。20年来,一届一届支教队员接力为大家讲述着“一条小鱼”的助学故事,为贫困地区的孩子筹集奖助学金,形成了“这条小鱼在乎”奖助学公益品牌项目。
“这条小鱼在乎”的故事也勾起了不少网友的回忆:
暴雨后的清晨,沙滩的浅水里有许多被暴风雨卷上岸的小鱼,它们被困在浅水里无法回归大海。一个男人来海边散步,看见一个小男孩儿不停地弯腰捡着,他忍不住道:“孩子,这水洼里有几百、几千条小鱼,你救不过来的。”“我知道。”小男孩儿头也不抬地回答。“哦?那你为什么还在捡?谁在乎呢?”“这条小鱼在乎!”小男孩一边回答,一边拾起一条扔进大海。“这条在乎,这条也在乎!还有这一条、这一条、这一条……”
“我们的队员就像故事里的小男孩,能帮一个是一个,一棒一棒传下去,涓涓细流也能汇成江海。”厦门大学团委组织部主任王心君介绍,厦大研支团已累计募集助学金1300余万元,资助近两万名家庭贫困学生,救助了两名先天性心脏病儿童。
邓翊正是这样一位接棒人。支教期间,他与队友董永斌为贾塘中学158名品学兼优的贫困学子募集资金8.34万元,爱心物资价值约4000元。一年时间里,全队共募集助学金、爱心物资等价值130多万元。
“支教专列”仍在行进。“‘到西部去’不是一句简单的口号,而是实实在在的行动落实。”第25届研究生支教团团长唐晓宇说:“作为一名从西部走出来的厦大学子,我将用自己的实际行动去关爱每一条‘小鱼’。”
今日,“小鱼”的故事还在继续,厦大研支团的青春之花始终绽放在祖国最需要的地方。“第25届支教团也正全员服务宁夏,继续书写跨越山海的现实版‘山海情’。”王心君说。
(应受访者要求,文中赵子宇为化名)
中青报·中青网见习记者 潘晓文 记者 刘洪侠 来源:中国青年报
2023年11月09日 11 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