追寻军工记忆 勇担时代责任——南京航空航天大学航空学院学生暑期社会实践侧记

2023-08-28 09:16:26 来源: 新乡日报 评论:0 点击:  收藏

  为了在实践中受教育、长才干、解国情、强担当,暑假期间,4名南京航空航天大学航空学院的大学生组成“追寻军工记忆勇担时代责任”社会实践团队,前往山东省青岛市中国电波传播研究所开展暑期社会实践活动,深入了解中国电波传播研究所的发展历史,探寻“中国电科人”的红色基因,激发科技报国的豪情壮志。

  感悟红色军工历史

  中国电波传播研究所是1963年由国家国防科工委专门组建的国内唯一从事电波环境特性观测和研究的国家级专业研究所,也是国际上规模较大的国家级电波环境特性观测和研究机构之一。

  实践团队参观了中国电波传播研究所建所60年成果展,了解了中国电波传播研究所的光荣历史和辉煌成果,深切感受到了老一代军工人和新时代科研者的艰苦创业及无私奉献精神。

  据介绍,老一代军工人怀抱科技报国热情,与来自祖国四面八方的科研工作者、大学生一起,自力更生,白手起家,开始了中国电波传播事业的从无到有、从弱到强的建设。从“两弹一星”到南极通信与科考,从载人航天工程到“嫦娥”探月,中国电波传播研究所参与了200余项国家重点工程任务。中国电波传播研究所的研究成果直接应用于雷达、通信、导航、测控、遥感、航天、频谱管理、广播电视、无线电干扰协调、石油测井等领域,形成了电波技术、天线技术和石油电子三大系列支柱产业和上百种产品。

  赓续红色军工血脉

  在社会实践中,实践团队与4名从事电波传播事业的科研人员进行了沟通交流,并采访了某领域首席科学家。通过他们的介绍,实践团队不仅了解了基础研究的重要性,更感受到了“科技、军工是国力的支撑”的军工情怀。

  在与科研人员的交流中,实践团队了解了我国电波传播事业的发展历程。从第一台国外带回的电离层测高仪,到比肩国际电波科学领域领跑者,再到自主研发的一体化智慧城市地下管理,无不饱含着中国电波传播研究所科研人员胸怀祖国、服务人民的爱国精神,勇攀高峰、敢为人先的创新精神,追求真理、严谨治学的求实精神,淡泊名利、潜心研究的奉献精神,集智攻关、团结协作的协同精神,甘为人梯、奖掖后学的育人精神。

  据介绍,我国在“两弹一星”试验现场设立了电离层观测站点和对流层散射通信电路,为获得第一手资料,当时年轻的军工人踊跃报名,毅然冒着生命危险到核爆炸现场收集相关数据。中国电波传播研究所还承担着我国载人航天工程返回舱搜救定位装备研制和历次载人飞行保障任务,为神舟飞船的顺利返航、航天员的安全“回家”保驾护航。

  每一次神舟飞船返航,在搜救回收的各个岗位上都有新时代军工人的身影。有的乘坐搜救直升机和汽车赶赴茫茫戈壁神舟飞船落点,有的跟随搜救船在数千公里外苍茫的大海上为航天员保驾护航。为确认天线状态是否正常,一名60多岁的总工程师甚至爬到20多米高的桅杆上进行检查。老一代军工人身体力行、严谨细致的工作作风,也传承给了新一代军工人。一次在执行任务中遭遇台风,一名“80后”军工人因身体不适,一个多星期吃不进食物,即使在这种状态下,他仍坚持保证设备运行时刻处于最佳状态,护航神舟飞船“回家”,为中国载人航天事业的发展贡献青春力量。

传承红色军工初心

  实践活动结束时,受访专家对实践团队提出了希望:无论学习还是研究都要从小事做起,不能空喊口号;要耐得住寂寞,守得住清贫,从小事中发现问题,找到方向,直达目标;要树立清晰有阶段性的目标,充分掌握基础知识和相应的学习及工作方法,培养能吃苦、肯钻研的奋斗精神及团队的沟通、协调、配合能力。祖国强大和军工强大密不可分,希望团队成员努力学习,报效祖国,为建设世界一流军队贡献力量。

  通过此次社会实践活动,不仅加深了实践团队对军工人默默无闻战胜各种艰难险阻、谱写中华民族自强不息光辉历程的认识和了解,而且帮助团队成员树立了正确的世界观、人生观、价值观,达到了在实践中体验感悟、内化理想信念、勇担社会责任的目的。

(黄培源彭俊)

责任编辑:李昕

关于

互联网违法不良信息举报 意见反馈 新闻地图 旧版回顾
网站简介 - 联系方法 - 招聘信息 - 新乡日报社简介 - 广告服务 - 网站地图
大河新乡网版权所有
©1997-2022 河南致晟提供技术支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