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报讯 (记者陈曙光)7月14日,河南省2023年文明实践志愿服务项目展示交流活动在河南师范大学举行,在为期两天的活动中,来自全省各地的60个志愿服务项目分为4组,围绕项目需求、项目目标、项目实施、项目成果、项目特色等展开深层次交流互动。
在本次活动中,来自我市的河南师范大学科普推广中药材集成技术科技志愿服务项目、“电商传情文明花开”志愿服务项目、红色之旅——旅游研学志愿服务项目、“红色童心”志愿服务等项目颇受大家的关注。
河南师范大学科普推广中药材集成技术科技志愿服务项目2020年10月启动,主要是通过科普宣讲的方式,推广中药材良种良法配套技术,团队培育了金银花、皂荚、地黄等13个药材新品种,通过科普宣传在全国累计推广种植面积超50万亩,种植户累计增收超过10亿元,产生了显著的经济和社会效益。目前,已开展中药材科技志愿服务活动达百余次,走进长垣、辉县、武陟、卫辉等地,受益群众达5万人次。截至2022年,繁育种苗300万株,累计收入超10亿元,提供就业岗位2.8万个,在巩固脱贫攻坚成果与助力乡村振兴中发挥了重要作用。
在河南师范大学科普推广中药材集成技术科技志愿服务项目的同时,“无臂主播”孙亚辉在平原示范区桥北乡开始尝试“订单农业”,通过电商平台为农户开展拓宽销路、助农富农,丰富就业、线上引才,传播文化,强根筑魂三类志愿服务活动,引导志愿服务力量,撬动社会各方资源力量,为乡村振兴注入新兴力量。
与其他订单农业不同的是,孙亚辉尝试的“订单农业”是根据直播间观众的需求进行种植销售,主要是以种植茄子、辣椒、丝瓜等无公害的蔬菜为主。由于起步不久,种植面积在50亩左右。“前期也是试验点,到现在有20多户参与,他们比以前要增收很多的。”孙亚辉说,参与种植的大多是老人,“订单农业”让他们有了额外收入,接下来可能会再发展自己的团队,带动更多有需求的人加入订单式农业。
红色之旅——旅游研学志愿服务项目是辉县市志愿者协会自主设计开发的针对困境儿童健康发展的公益项目。该项目主要针对山区困境学生、品学兼优学生,组织他们走出来,了解外边的世界,开阔视野,增长见识,让他们接触社会,了解社会,从中学习到课堂上学不到的知识,让他们精神上得到满足,不自闭,阳光向上,健康成长。该项目自2015年启动以来,受益人数已经超过5000人次。
“红色童心”志愿服务项目是依托河南省国防教育基地耿风泉抗战实物展览馆收集整理的2万多件抗战实物这一丰厚的红色资源,常态化免费为7岁至14岁青少年提供红色抗战实物讲解、思政教育等爱国主义教育活动,激发青少年的爱国情怀,在心中播下爱党、爱国、争当新时代好少年的种子。该项目志愿服务成员由最初的全国文明家庭耿风泉家庭成员发展到现在开展常态化志愿服务人员100余人,由退休干部、工人、公务员、教师、企业家、超市售货员、中小学生等不同年龄不同群体组成,他们大多数是由“参观者”转变成“义务讲解志愿者”,涌现出了大量“一家三口”“父子”“母子”“妯娌”“兄妹”式义务讲解员现象。
近年来,我市坚持以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为引领,在完善体制机制、整合阵地资源、建强实践队伍、精准服务群众上实招频出、多措并举,文明实践中心(所、站)建设全覆盖,推动志愿服务人人可为、事事可为、时时可为。目前,全市建成实践中心15个、实践所154个、实践站3726个、实践点2381个。组建文明实践志愿队伍4300余支,注册志愿者70多万人,累计开展文明实践志愿服务活动7.4万余场次,活动数量级服务时长居全省前列。
市委宣传部四级调研员任小虎说:“我们将继续大力弘扬志愿精神,推动全市志愿服务事业和志愿服务组织发展,不断扩大志愿服务项目品牌影响力,向更高层次、更高水平迈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