众多荣誉是申欣这几年来最好的见证 王玲玲摄
□记者李文奇“作为新时代的青年,一定要做祖国需要的青年,今后,我会继续努力,把荣誉当动力,让青春汗水挥洒在祖国最需要的地方。”5月4日,刚获得第27届“河南青年五四奖章”的新乡医学院三全学院大学生申欣激动地说。
从刚入校时“懵懂小白”蜕变成现在的“河南优秀青年”,申欣整整用了4年,这4年,她走得既坚定又踏实,放在抽屉里的60多份荣誉证书、专利证书、资格证书是最好的见证。
2000年出生的申欣,新乡医学院三全学院智行书院2019级临床医学专业171班(共28人)班长兼团支部书记。申欣选择学医,受她姥姥影响很大。“2018年7月,姥姥突发心肌梗死,发病时我就在身边,可是却无能为力,送到医院的时候,医生说,要是再晚来几分钟后果难以预料。在医院陪护期间,我愈发觉得医生是个很伟大的职业,能用医术去延长病人的生命,所以,第二年高考后填报志愿的时候,我没有丝毫犹豫地选择了临床医学。”申欣回忆。
进入大学之后,申欣如饥似渴地学习医学知识。除认真上课外,申欣还喜欢蹭课。在她看来,同样一门课,不同老师的侧重点和讲授方式会有所不同,多听听,更有助于自己对知识点的把握和理解。她还在老师的指导下积极做科研、认真写论文。申欣连续三年获得国家励志奖学金,先后发表学术论文8篇,国家实用新型专利2项,获2021年度“中国大学生自强之星”奖学金,获第四届全国智能技术应用大赛全国一等奖,获河南省优秀学生干部等50余项个人荣誉。
除了学习,申欣还十分热衷公益事业。2020年年初,武汉封城的消息让人们对新冠病毒非常恐慌。了解到抗疫工作需要大量志愿者后,申欣在家乡安阳推动成立“青年大学生志愿服务联盟”,引领身边200多名大学生投身一线。他们帮助村民登记信息,维持秩序、运送物资、讲解防疫知识等,用青春力量助力防疫工作。
2021年,面对猝不及防的“7·21”特大暴雨,申欣义无反顾加入到抗洪志愿服务中。她不在乎泥水有多脏,坚持为家乡学校排水清污、抢救教学物资、排除安全隐患。同时,“科班”出身的她,利用自己的专业知识为居民讲解洪涝灾害后的卫生防疫知识,用实际行动,切实保障群众的生命财产安全。
2022年暑假,一回到家的申欣就马不停蹄地投入到当地的志愿服务中,分给她的任务是给行动不便的群众上门采集核酸样本。
申欣负责的采样人员中有一个久病卧床、性格孤僻的老先生。第一次,她了解到老先生的孩子都在外地,老伴儿身体也不好,每天的早餐都是对付了事。说者无意,听者有心,次日起,申欣吃早餐的时候,会额外多买两份,给老人送过去后,再去志愿服务站点报到,连续半个多月,风雨无阻。有时候,申欣还会给他们带一些生活用品。老先生因久病卧床,不愿与人交流,申欣贴心地买了个收音机送给老人,让他没事听听解闷儿。后来,申欣上门采集核酸样本成了老先生每天最期待的事情。他老伴儿这样对申欣说:“每天你一来,他能高兴大半天呢。”据了解,申欣连续3年带头参与抗疫、抗洪志愿服务,共计620小时,累计采集核酸样本22000余人,被安阳市委授予“疫情防控最美志愿者”“优秀抗疫志愿者”等荣誉称号。
烈日下,每天穿着闷热难耐的防护服为居民采集核酸样本后,申欣把科研目标瞄准了防护服,于是,她的《“大白”新“神器”——智能控温水冷防护服》荣获第四届全国智能技术应用大赛全国一等奖;去养老院献爱心,看到下肢行动不便的老人后,她将目光聚焦在如何改善他们的生活质量,后来,她参与的科研项目《复骨宝——国内首创VR脑机下肢骨折康复训练器》荣获第六届中国国际“互联网+”大学生创新创业大赛省级二等奖。申欣说:“这些年的志愿服务经历收获颇多,让我对科研要‘从实践中来,到实践中去’有了更深刻的理解,也更加坚定了我学医的选择。作为青年大学生,我会继续努力学习,提高医学技能,时刻作好准备,在国家需要的时候挺身而出,让青春在奉献中焕发绚丽光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