从空中俯看,秋天的田野就像一个多彩的调色板,其中最美的颜色当属金黄色。
金黄色是丰收的颜色。时下正是水稻收割的季节,在平原示范区河南省水稻种植标准化示范区的稻田里,沉甸甸的稻穗正在机械化作业后,变成金灿灿的稻谷。
“现在种植水稻育苗、插秧、收割都是机械化,这不但可以减少劳动力,还可以实现水稻节本增效、高产稳产。”建华农牧专业合作社负责人赵建华介绍,原阳大米之所以好,不仅是浇灌的黄河水中含有有机化合物和多种微量元素,以及昼夜温差大的特殊气候,而且还有标准化种植的功劳。
什么是标准化种植?标准化种植就是通过制定标准和实施标准,对农产品种植产前、产中、产后全过程进行管理,提升农产品质量和品质,从而取得经济、社会和生态最佳效益。
据介绍,平原示范区河南省水稻种植标准化示范区签订水稻种植合同5000亩,在标准化种植引领下,实行“公司+农民专业合作社+农户+标准化”运营方式,实现了农民增产增收。通过标准化示范带动,确保了稻米品质的优良,并已建成原武镇、祝楼乡及桥北乡多个水稻标准化种植基地,辐射带动周边乡镇水稻种植。
同样在平原示范区,平原示范区盐腾林果专业合作社按照标准化种植模式运营,3万亩果园实现连年丰产丰收,连续4年鲜桃销售收入稳定在1.5亿元,并销售至北京、上海、武汉等国内大中城市。每到收获季节,盐店庄交易市场购桃的客商来自全国各地,鲜桃交易异常活跃。2022年,合作社申报了第十一批国家农业标准化示范区。
坐落在平原示范区桥北乡洪庄村的河南美景农业科技有限公司,占地面积5000多亩,实施标准化种植后,所种葡萄病虫害损失由原来4%下降到1%,亩均增加收入1万元,增收达98%,果品综合品质则提高到90%。
目前,我市沿黄区域农业标准化示范试点总面积达4万多亩,制定了葡萄、苗木种植等企业标准和《粳稻生产技术规程》《黄河滩区桃生产技术规程》2项市地方标准。
延津小麦之所以能够成为“中国第一麦”,同样离不开标准化种植。在优势农产品小麦方面,我市以标准化建设为抓手,完善产业标准体系,以全产业链发展,擦亮“新乡小麦”品牌。依靠科技支撑,新乡市建成了河南省面粉及制品质量监督检验中心和河南省小麦预拌粉工程技术研究中心,组织专家率先制定《优质强筋小麦生产技术规程》并作为河南省地方标准推广,填补了当时我省优质小麦无标可依的空白。新乡市通过不断完善涵盖良种繁育、农技推广、绿色生产、高效节水等小麦全产业链标准体系,不断夯实粮食安全基础,推进藏粮于地、藏粮于技。
截至目前,我市已制定发布农业农村领域市地方标准84项,基本涵盖优势特色农产品各生产环节,初步建立了推动农业高质量发展的标准体系,为全市新型农业现代化进程提供了技术支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