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能力作风新乡行】着力“五个聚焦” 激发新乡科技创新新动能

2022-06-14 12:38:01 来源: 新乡日报 评论:0 点击:  收藏
创新驱动、科教兴省、人才强省战略解读
着力“五个聚焦”
激发新乡科技创新新动能
 
新乡市科学技术局

科技是国家强盛之基,创新是民族进步之魂。党的十八大以来,习近平总书记围绕科技创新提出一系列重要论断,为加快科技创新、推进科技强国建设提供了战略指引。近年来,新乡市认真贯彻习近平总书记关于科技创新重要指示,全面落实创新驱动、科教兴省、人才强省战略,聚焦创新体制机制改革,完善科技创新体系,坚定走好创新驱动高质量发展“华山一条路”。

一、我市科技创新三大战略的发展机遇

(一)科技创新三大战略的背景意义

近年来,习近平总书记先后4次到河南视察,发表重要讲话,作出“打好四张牌”“三个转变”等重要指示,对河南谱写新时代中原更加出彩绚丽篇章寄予了殷切期望。河南省委、省政府高度重视,把创新摆在全省发展的逻辑起点、现代化建设的核心位置,高规格成立科技创新委员会,系统谋划、高位推进科技创新工作,将创新驱动列为“十大战略”之首,写入省第十一次党代会报告,对构建一流创新生态、建设国家创新高地作出系统安排。国家自主创新示范区、黄河流域生态保护与高质量发展、创新型城市等战略在新乡不断叠加,为新乡发展提供了千载难逢的机遇。我们要紧抓战略机遇期,集聚全市资源,以科技创新打造核心竞争力、厚植发展优势。

(二)我市科技创新三大战略的思路与导向

“十四五”以来,新乡市在省委、省政府的领导下,以创新求突破,以改革促发展,推动科技创新能力积厚成势、进阶升级。2021年,我市成功入选国家创新型城市建设名单,科技型中小企业、高新技术企业数量分别突破800家和500家,高新区发展连续3年位居郑洛新自创区首位,技术合同成交额超36亿元,成功举办4届高博会,总体科技创新实力居全省第3位。

今年4月,我市出台《新乡市实施创新驱动科教兴市人才强市发展战略工作方案》,明确了加快构建现代创新体系,发挥科教优势,集聚高层次创新人才,建设国家创新型城市,努力打造国家创新高地的工作目标,提出坚持“两头抓”的工作思路,立足新发展阶段、贯彻新发展理念、融入新发展格局。我市一头抓国家、省战略科技力量培育和对接,努力成为国家、省战略科技力量的重要组成部分;一头抓产业技术创新和全社会创新创造,强化高质量发展的科技支撑,营造创新活力迸发的创新生态。我市以载体、主体、平台、项目、人才、机制等要素为抓手,加快构建现代创新体系,努力打造国家创新高地。我市提出突出“起高峰、夯高原、补洼地”的工作导向,“起高峰”是指以前瞻30年的眼光、打破常规的创新举措,在高水平创新平台、重大科技基础设施、国内一流学科、前沿课题、重大关键创新成果上实现标志性跃升,打造我市科技创新的标杆和名片,支撑河南国家创新高地建设。“夯高原”是指着力打造一流创新生态,加快培育壮大一大批创新主体、创新人才、创新载体,实现创新主体高效联动、创新资源高效配置、科技成果迅速转化,从而深刻推动发展方式转变、经济结构优化、增长动力转换,进而实现高质量发展。“补洼地”是指强化政策引领和考核导向,加快补齐我市在投入、人才等方面的短板弱项,全面完善我市创新体系,提升全域创新能力。

二、我市科技创新当前存在的主要困难和问题

虽然我市创新实力快速提升,但是与先进地区相比、与建设创新高地的部署相比,还有不小的差距。主要表现在:一是综合实力较弱,区域首位度偏低。高新区作为全市创新驱动发展主阵地的地位不凸显,尚未充分发挥其经济发展的主引擎作用。二是产业规模偏小,缺乏特色产业名片。主导产业集聚不足,头部企业缺乏,拳头产品数量少。三是高端创新要素缺乏,创新生态有待优化。具备引领能力的高层次人才、高水平平台等创新要素较少,高质量发展的后劲不足。

三、着力“五个聚焦”,实现科技创新再突破

2022年,新乡科技工作将“硬核”推动,坚持把创新摆在发展的逻辑起点,打造一流创新生态,探索创新发展新模式,培育城市发展新动能,为河南建设国家创新高地提供强力支撑。

(一)聚焦体制机制创新。用好自创区“先行先试、探索经验、作出示范”的重要功能,加速科技体制改革纵深推进,重点发力政策先行先试,打造新乡全面创新改革的实验田。一是深化体制改革。加速高新区“三化三制”改革,积极探索“一区多园”发展路径,打造千亿级别开发区,推进区域协同发展。二是加快政策创新。围绕高新区“一区多园”协同发展、企业创新积分制试点等关键,再制定和设计一批含金量高的创新政策。三是创新科研组织模式。引导各类平台载体按照“四不像”新型研发机构的定位,突出抓好天博物联网研究院、电池研究院的组织模式创新。

(二)聚焦创新平台搭建。以创新型城市建设为引领,通过技术创新带动产品创新和生产经营模式创新,增强核心竞争力。一是抢抓国家、省重塑实验室体系机遇,深入实施研发平台体系锻造工程,全力支持河师大争创细胞分化调控与靶向药物国家重点实验室,加快筹建太行实验室,着力打造生物医药产业创新极。二是认真落实《“中原农谷”建设方案》,加快“一核三区”建设,推动更多涉农研发机构、企业、金融资本、高端人才等向“中原农谷”集聚。 (下转第二版)

(上接第一版)三是构建全方位政策服务体系,促进校地、院地合作走深走实,与河南师范大学、中电科22所联合共建“两室一平台”“两学科一学院”,积极融入省科学院体系,对接中原科技城建设。

(三)聚焦创新主体培育。充分发挥创新型企业的引领作用,实施“普转科、小升高、高变强”企业梯次培育工程。一是实施科技型中小企业“春笋”计划,营造小企业创业发展的良好环境,加速培育科技型中小企业突破1000家;降低企业税负和融资成本,引导和支持企业加大创新投入,加快形成拥有自主知识产权和核心竞争力的拳头产品,培育细分市场的“单打冠军”。二是实施高新技术企业倍增计划,到“十四五”末争取高新技术企业总数突破800家,加速提升规上工业企业研发活动覆盖率,强化技术创新的市场导向力量,提升企业的创新主体地位,力争打造一批专精特新和独角兽企业。

(四)聚焦科技成果转化。大力推进以政府为引领、企业为主体、市场为导向、产学研相结合的创新生态集成体系建设。一是发挥“成果八条”政策引导作用。引导高校院所和国有企业深化职务科技成果权属改革,实现科技成果快速落地转化,实现全市技术合同交易额突破45亿元。二是积极推进中试基地建设工作。加快河南省新能源电池中试基地建设,打造中试基地培育库,鼓励高校、科研机构、龙头企业、各类开发区等平台和载体积极融入中试基地建设。三是高质量举办第五届高博会。通过科技成果推介会等活动,促进知名高校院所与我市相关产学研的深度合作,促使更多科技成果在新乡落地。

(五)聚焦创新能力提升。依托新乡科教资源丰富的基础,推进高校科研机构同步加强人才队伍建设和学科建设,不断提高自主创新能力。一是加快高校科研机构创新发展。支持高校布局、学科学院和专业设置的优化调整,打造“学院、学科研究室、产业研究院”共同体,加快河南师范大学物理、化学国家“双一流”学科建设。二是加强创新人才团队引育。通过完善“全职+柔性”“人才+项目”引才机制、改进科研人员薪酬和岗位管理制度、建立联系服务专家制度、加快人才住房建设,充分发挥“牧野英才2.0”政策优势,提升对高层次人才团队的吸引力,引进培育50个高层次科技创新创业人才团队、300名拔尖及以上高层次人才、和400名急需紧缺人才。

下一步,我市将聚焦国家创新型城市建设,以自创区建设为龙头,持续在创新平台建设、创新主体培育、创新成果转化、创新生态优化等方面发力,全面支撑科技创新高地建设和新乡经济发展“进五争四”目标实现,以优异成绩迎接党的二十大胜利召开。


责任编辑:王艺元

关于

互联网违法不良信息举报 意见反馈 新闻地图 旧版回顾
网站简介 - 联系方法 - 招聘信息 - 新乡日报社简介 - 广告服务 - 网站地图
大河新乡网版权所有
©1997-2022 河南致晟提供技术支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