做好“三篇文章” 推动产业优势再造换道领跑

2022-05-30 09:27:27 来源: 新乡日报 评论:0 点击:  收藏
新乡日报社、 新乡市社科联、新乡学院联合课题组
 

产业永远是高质量发展的主题。5月23日至24日,省委书记楼阳生在我市调研时指出,要在优势再造换道领跑上取得新成效。优势再造和换道领跑两大战略,作为省委“十大战略”部署的重要部分,在去年省委工作会议和河南省第十一次党代会中重点强调指出。新乡市第十二次党代会提出,认真落实优势再造和换道领跑战略,推动我市产业基础优势向产业链供应链协同优势转变,形成高质量发展新动能;积极构建现代产业体系,坚持以制造业高质量发展为主攻方向,全面提升产业竞争力。

作为我市而言,落实好优势再造换道领跑战略部署和省委书记楼阳生调研新乡讲话精神,要继续做好“三篇文章”,在产业发展上下功夫,把改造升级传统产业、发展壮大新兴产业、前瞻布局未来产业贯通起来,推动内需规模优势向供需协同优势转变,推动产业基础优势向产业链供应链优势转变,进一步推动我市产业优势再造,努力实现换道领跑战略,在国内大循环和国内国际双循环中成为关键环、中高端。

改造提升五大传统产业

换道领跑并不意味着对传统产业的否定和舍弃,而是在既有的产业基础上,深刻洞察、全面把握全球产业链重塑调整、科技革命加速演进这一时代契机,用新技术、新机制、新模式,对传统产业进行“高位嫁接”,实现凤凰涅槃、老树结新果。装备制造、食品制造、轻纺、化工、建材五大产业,作为我市五大传统支柱产业,已经构筑成经济发展的“四梁八柱”。我市装备制造产业规模已经突破600亿元,食品制造产业规模已经超过200亿元。长垣市的起重机制造占据了国内同类产品市场的六成以上,经开区的绿色纺织走向世界,卫辉市、辉县市的食品制造在同领域也有很多份额。这些是我们落实换道领跑战略的坚实基础和先天优势。立足新发展阶段、践行新发展理念、融入新发展格局,我市要围绕“高端化、智能化、绿色化、服务化”发展目标,瞄准“产业链条化、工艺数字化、企业园区化、产品品牌化”发展方向,着力推动五大传统产业改造提升和转型升级,引导传统产业“聚势蝶变、凤凰涅槃”,再造新乡传统产业发展新优势。

第一,“呼朋引伴”做大产业链“朋友圈”。聚焦发展链式经济,聚焦产业延伸,推动五大传统产业转型升级。我市装备制造业已经借助国家“一带一路”走出国门,新乡航空、中航新飞成功收购德国、法国等国家的行业龙头企业,豫飞重工联姻欧洲5家装备企业,成功地利用了两种资源、开拓了两个市场、适应了两类规则。

第二,“落地生根”做强产业链“集群圈”。产业集群是区域经济的主力军,我市以优势特色产业为基础,构建全链条发展模式,沿着产业链招商,以链促群,通过建链、补链、强链、延链,集聚培育具有竞争力的产业集群。我市聚焦产业链条重构,形成集群竞争优势。食品加工龙头集聚,百威、娃哈哈、伊利、三元、克明等区域性产业基地建设成效显著,以“中央厨房”概念规划建设的原阳县食品产业集群落地企业达到50余家。智能家电和家具制造两大板块的现代家居产业正在打造高新区智能家电、原阳县和获嘉县家具制造等百亿级特色产业集群。

第三,“协同发展”做优产业链“服务圈”。坚持“链式思维”,创新实施产业链链长制,布局产业链和创新链,加大产业各环节协同创新力度,推动产业“全产业链、全价值链”集成发展。我市纺织服装在依托300万锭纺纱和25万吨纤维基础原料优势的基础上,已经形成了涵盖研发、纺纱、织布、染整、服装、检测的完整产业链,是全省纺织服装四大综合性生产基地之一。

发展壮大四大新兴产业

战略性新兴产业是以创新为主要驱动力,辐射带动力强,加快培育和发展战略性新兴产业,有利于加快经济发展方式转变,有利于提升产业层次、推动传统产业升级、高起点建设现代产业体系,体现了调整优化产业结构的根本要求。在国务院出台《关于加快培育和发展战略性新兴产业的决定》以后,我市结合自身工业基础优势,较早地形成了以生物与新医药、电池及新能源、节能环保、新一代信息技术为支柱的四大战略性新兴产业,经过多年的重点培育,已发展壮大,成为我市经济发展的动力源之一。我市生物与新医药等产业规模已经超过200亿元,华为鲲鹏、机器人、大数据等战略新兴产业和数字经济加速发展,“中国电池工业之都”复评成功。但是我们也清醒地认识到,还存在着新兴产业人才支撑度不够、产业结构不均衡、科技创新有待加强等问题。

第一,加强产学研融合,完善人才引进政策,提高人才待遇。2021年4月,河南省确定的23所省级重点现代产业学院中,我市有4所,数量位居全省第二。而且生物与医药现代产业学院、电缆现代产业学院、绿色水产养殖产业学院、智能影像与康复工程产业学院这4个产业学院与我市四大战略性新兴产业息息相关。这4所省级重点现代产业学院的成立,很大程度上为我市战略性新兴产业提供了优质的人才基地。同时,完善人才引进政策,综合考量引进人才的待遇,制定合适的补贴体系与标准,依据人才对产业的贡献程度来提供相对应的补贴,以吸引人才、留住人才。此外,加强对驻新高校毕业生的就业引导与留用,提高人才留用率。

第二,重点培育,调整产业结构,打造具有竞争力的产业区。合理引导产业发展方向,防止热门行业扎堆和资源分散的情况发生。政府可以重点培育一批有潜力、有竞争力的中小企业,特别是目前我市重点培育的四大战略性新兴产业的企业。同时,加快各类新兴产业资源与要素集聚,创建集群式创新平台,并强化全产业链创新,发挥自身优势,看到存在的不足。引导我市战略性新兴产业企业与驻新高校深化合作,对战略性新兴产业进行技术支持与服务,着力打造国内外知名的创新型产业集群,为实现“工业4.0”“中国制造2025”注入巨大动能,成为地方经济的核心增长极。

第三,优化发展环境,提高成果转化率,培养自主创新能力。在产业管理、成果转化、产业布局方面,进一步发挥政府宏观调控职能,加快对已有产业园的基础设施建设,对一些授牌的研发基地、科研院所等提供优质的服务条件与研发环境。完善高校、企业之间的协同创新体系,健全科技成果转化认定机制,并优先推动新成果、新产品进入市场流动。此外,坚持走出去与引进来相结合,将现有的科研人才外派学习,将外面的新技术、新手段、新方法引进并运用到相关行业中,不断提升自身的自主创新能力。

前瞻布局两大未来产业

未来产业是基于前沿重大科技创新形成的产业。前瞻谋划未来产业是国家面向2035年远景目标提出的一个重要战略思想,未来产业已成为衡量一个地区和国家科技创新及综合实力的重要标志。放眼全国、全省,区域竞争格局不断洗牌,多地都在前沿科技产业领域展开新一轮竞争。为加快我市未来产业谋篇布局,培育增长新动能,打造竞争新优势,促进经济社会高质量发展,基因工程、氢能与储能两大未来产业,已经列入到市第十二次党代会报告中,成为未来产业前瞻布局的优先选项和重中之重。我市总投资20.5亿元的氢能产业园已初见雏形,上海氢枫、上海氢储、上海骥翀等氢能行业知名企业相继落户,初步形成了涵盖制氢、储氢、加氢、氢燃料电池等较为完善的氢能装备产业体系。其中,由豫氢装备自主研发的加氢设备先后应用于青岛氢能示范项目、北京冬奥会首座加氢站等,已安全运行超过20个月。未来将形成以氢能产业为特色的生态集群,有效带动我市的产业结构升级。

第一,加快壮大氢能与储能产业。依托河南师范大学、河南电池研究院、河南豫氢工程研究院、河南中氢氢能动力联合实验室等研发平台,开展节能高效制氢、储氢、氢燃料电池关键材料、电堆、动力系统、氢能源装备等关键技术的研发。加快氢能产业园项目建设,搭建平台,促进产业规模化发展,推动心连心深冷、豫氢动力、豫氢装备、氢璞创能、河南欧新特等优势企业加快氢能装备、燃料电池及核心零部件等产品设计和制造,实现本地规模化生产。推动氢能与储能产业试点示范,打造规模化、商业化终端应用场景,为新装备、新技术提供实验验证场所。配合做好国家燃料电池汽车示范应用郑州城市群建设,以车辆推广和加氢站建设带动氢能产业发展。作为省内最早发展氢能与燃料电池的城市和燃料电池汽车示范应用郑州城市群试点城市之一,我市围绕国家燃料电池汽车示范应用城市群建设各项任务,正以北部矿区重卡、城市公交、渣土车、环卫车作为燃料电池汽车主要示范应用场景,超前布局建设加氢站、综合加能站。我市还成立了总规模25亿元的氢能专项基金,出台了加氢站和燃料电池汽车运营管理办法,具备了加氢站组装总成和关键零部件生产能力,未来3年至5年将实现氢能核心装备的自主研发与制造,建成全国氢能产业高地。

第二,谋划布局基因工程产业。引进国家、省重点科研机构,加强与中国科学院、中国工程院、清华大学、河南省科学院等单位的合作,引进落地一批技术研究中心、技术转移中心、未来产业研究院等机构,开展重大技术攻关。支持优势企业联合高校、科研机构建设未来产业协同创新联合体,重点突破一批关键核心技术。加快华兰基因工程有限公司重组蛋白药物公共服务平台项目、抗体药物生产线及配套设施建设项目等重大平台、重大项目建设,实现产学研一体化发展。积极引进先进基因检测设备、试剂的研发生产企业,壮大现代基因产业链条,形成规模效益。我市可以充分利用目前生物医药产业优势,逐步向现代生物技术药方向发展,拓展到基因工程产业领域。

3月31日,我市已经出台了《加快传统产业提质发展行动方案》《加快新兴产业重点培育行动方案》《加快未来产业谋篇布局行动方案》3个方案,为我市产业发展做好优势再造和换道领跑助力护航。相信在中央、省委的决策部署以及坚强领导下,我市一定会在传统赛道竞相出彩,在新赛道上起跑领跑,在新领域里抢滩占先,最终实现跨越、赶超、领跑。

(执笔人:周斌 新乡学院)


责任编辑:王艺元

关于

互联网违法不良信息举报 意见反馈 新闻地图 旧版回顾
网站简介 - 联系方法 - 招聘信息 - 新乡日报社简介 - 广告服务 - 网站地图
大河新乡网版权所有
©1997-2022 河南致晟提供技术支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