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奋斗者 正青春】烙下去的“绣”画功夫

2022-05-19 11:03:28 来源: 新乡日报 评论:0 点击:  收藏
 
 

新乡日报全媒体记者 刘彦辰

案台上,陈浩云正在用火笔演示着烙画的技艺,层叠四层,用笔去触碰四层丝绢,在即将碰触的同时直接燃烧。握住火笔的他,熟练自如地把控烙笔温度、用笔力度和速度技巧。那一刻,他在用烙笔“踏”火起舞,演绎着著有“火针刺绣”之称的稀有画种——烙画的艺术魅力。

在陈浩云封丘家的一间十几平方米的屋子里,有一张他自己专用的烙画案台,上面密密麻麻堆满了各种自制的变温铁笔头等烙画工具,宣纸、丝绢、皮革等烙画载体,植物、矿物颜料等蘸染物,还有卷起来的烙画成品。陈浩云说:“这就是我平时烙画的地方,很普通,但却能给予我温暖和创作源泉。”

“其实烙笔就是一根普通的焊条打磨而成的,但要把它打磨到绣花针的形态,然后再用笔尖去调试角度和温度,然后再自己把握手腕的力量去刺、去烙,当然我认为更多的是要寄之于情。其实烙画和其他画种一样,都是通过画去抒发情感,展现内容,并没有特定的工序或时长。”陈浩云耐心讲解道。

对于烙画,陈浩云已有20多年的情愫了。14岁的陈浩云,因学习成绩不理想,只身离家到了开封的姨父家学烙画手艺。姨父姨母对他生活上倾囊相助,对他学习烙画更是非常严厉。“记得第一次拿起烙笔的时候,姨父姨母对我说,你什么时候可以让废报纸烧不透、烧不坏,你就可以靠这门手艺生活了。”陈浩云说。

面对长辈的殷切期盼,陈浩云像是被一股力量鞭笞着,更像是没有退路的拼死一搏。要说现在的手艺,陈浩云说应该就是从这20多年来被烙笔火苗烫伤的一个个烙印中沉淀下来的,当中有需要600度高温明火作画的眼泪,有历时5年创作总面积达25.687平方米《百虎图》的汗水,更有来自长辈、妻子和伯乐满怀期盼支持的爱意。

作为中国传统艺术珍品的烙画,因是用火烧热烙铁在丝绢上熨出烙痕作画,不仅讲究眼力耐力,火候力度,更讲究意在笔先、落笔成形、一气呵成,因为一次失误则全盘皆输,整个丝绢就会燃烧起来。陈浩云用自己的心态和意念,打着一遍遍的草稿,确保万无一失完成一幅幅满意的烙画作品。

34岁的陈浩云,去年凭借气势磅礴、惟妙惟肖的丝绢烙画《百虎图》获得了世界吉尼斯最长丝绢烙画纪录,是丝绢烙画市级非遗项目传承人。一直以来,陈浩云坚持探索,大胆创新,改良烙画单一色调,改良烙画工具载体,在追求更精湛的烙画技艺中千锤百炼,锐意进取。

“对于烙画,我想倾尽所有,让更多的人了解中国最古老的非物质文化遗产烙画,将烙画知识技艺传承给更多的年轻人。”陈浩云说。


责任编辑:王艺元

关于

互联网违法不良信息举报 意见反馈 新闻地图 旧版回顾
网站简介 - 联系方法 - 招聘信息 - 新乡日报社简介 - 广告服务 - 网站地图
大河新乡网版权所有
©1997-201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