吴金印
1966年8月,我从中央团校毕业后,调到大山深处的狮豹头公社工作。到狮豹头不久,我听说在全公社的大队党支部书记里有位传奇人物,他是老八路,战争年代出生入死,解放后辞去团职干部回乡当农民,担任大队党支部书记后,样样工作当先进……
这位老八路就是山岭大队党支部书记王培春。在他任职的数十年里,山岭大队硬是克服重重困难,把昔日乱石滚滚的山岭沟治理改造成今日的米粮川,把山岭的荒山绿化,把数百亩靠天收的旱地变成水浇地,山岭村由过去的穷山村,一举成为当时狮豹头公社的先进典型之一。
战士解甲归田来
说起王培春的身份,还真是大有“来头”。他是当年皮定均将军领导的太行军区第七军分区“老一团”战士。在狮豹头革命老区的群众中曾经流传着这样一句口头禅:“参加‘老一团’,不能活一年。”这充分说明了威震敌胆、威名远扬的“老一团”能征善战,最能打硬仗、恶仗的特点,其英勇强悍的战斗作风和令敌人闻风丧胆的战斗历程,给狮豹头人民留下了终生难忘的记忆。
王培春作为“老一团”的一名八路军战士,曾经无数次出生入死,与日寇浴血奋战,屡立战功。据史料记载,1944年1月12日夜,八路军太行军区第七军分区司令员皮定均,亲自率领七分区一团、三团,长途奔袭日伪军盘踞的辉县薄壁镇。该镇位于辉县城西30公里处,背依太行,是西进山西陵川的门户,日伪军有200多人把守。皮司令指挥部队到达后,把指挥所设在薄壁镇外的白云寺内,进行了周密详尽的战斗部署,把敌人围了个水泄不通。经过4个多小时的激烈战斗,共歼敌100余人,俘敌100余人,缴获机枪6挺、步枪100余支、粮草辎重几十马车。
当时,王培春作为尖兵,神不知鬼不觉地摸到敌人岗哨身后,不料,敌人突然转身发现了他。说时迟那时快,他一个纵身扑上去,一把抓住敌人的枪口,结果被敌人的子弹打穿手掌。他忍着伤痛结果了敌人,为此次战斗立下首功。
在解放战争中,为彻底消灭蒋家王朝,解放全中国,他随部队从北打到南,一路摧枯拉朽,横扫敌军如卷席。直到新中国成立后,在1949年11月1日至12月27日的解放大西南决胜战役中,他冒着枪林弹雨,冲锋陷阵,立下赫赫战功,荣获“解放西南胜利纪念”奖章。他的手上、胳膊和腿上多处受伤,被定为“二级伤残”。他因为战功卓著,由战士逐步被组织上提拔为班长、排长、连长、营长,到全国解放前夕,他已是中国人民解放军某部的一名团级干部。
新中国成立后,进入了以社会主义建设为主的和平年代。在战争年代为革命事业立下汗马功劳的王培春,被安排到北京中国人民解放军某军部机关工作。一段时间后,由于他没有文化,越来越觉得自己适应不了办公室的工作,就向组织上提出要求回家乡工作。回到家乡汲县后,时任县委书记李全来专门接待了他,并表示一定按他的意愿和要求安排好他的工作。而他却说:“我身上多处受伤,就不麻烦组织上给我安排工作了。我只有一个要求,就是回家乡狮豹头公社山岭大队当农民。”李全来书记一再挽留,但他主意已定,坚决要求回老家当农民。最后,组织上同意了他的请求。回到家乡后,他干的第一件事就是把国家给自己的5000元安家费全部拿出来,为村里挖了一口井,解决了全村多年来的吃水用水困难。不久后,经群众推荐、公社党委研究同意,任命他担任山岭大队党支部书记。
当上山岭大队党支部书记的王培春,把敢打敢拼的部队特点和雷厉风行的军人作风带到地方,显示出突出的工作能力。他做群众工作经验丰富,说话鼓动性强,在全大队有很高的威信。他还被很多地方聘请为革命传统教育宣传员,经常被邀请到学校、机关、部队作报告,讲当年打日本鬼子、打国民党反动派的战斗故事。后来,他的一些老部下有的当了师长、军长、将军,每逢年节假日,他们经常派人上山来看望、慰问这位当年的老功臣、老首长。
把群众驮在背上的当家人
作为大队党支部书记,王培春心里始终装着集体利益,一心一意带领群众走共同富裕之路。上个世纪70年代,他带领干部群众自力更生,先后建起综合加工厂、帆布厂和眼镜厂等村办企业,生产的砂轮、油石、眼镜、帆布等产品畅销全国,取得了可观的经济效益。山岭大队集体经济的发展,既为治山治水工程提供了经济基础,又为全村群众带来了实实在在的利益。每逢年节假日,山岭大队都会给全体群众发福利,平时对五保户、困难户的帮扶救助也有了经济支撑。王培春在解决全村孩子上学难问题上,不等不靠,带领大家自己动手建起村小学,又一鼓作气盖了10间大队仓库和10间大队办公用房。
王培春时刻牵挂着群众的冷暖,在繁忙的工作之余,他总要抽出时间到五保户和困难户家串串门儿、拉拉家常,发现他们有困难和问题,就及时解决。他背群众的故事,至今让人难忘。
1967年春天,王培春的邻居刘孝洲16岁的儿子突然得了重病,当时,家里的大人都在岭上干活,恰逢王培春路过,得知此事后,他毫不迟疑背起病人就往正面医院赶。这一路往返12里多,王培春没歇一口气,尽管他累得满头大汗,但是病人得到了及时救治,大家称赞他是群众的贴心人。
1970年7月18日,电闪雷鸣、风狂雨骤。王培春听着窗外的风雨声,心里放不下困难群众。他想起桃树坡五保户张万生家的房屋比较破旧,存在安全隐患,没有丝毫犹豫,顶风冒雨来到桃树坡,冲进屋把老人背出来,这时已是夜里12点半。结果,清晨天刚亮,老人的房屋就塌了。事后,张万生老人感动地说:“王培春是我的救命恩人啊!”
把病了的群众驮在背上,更把群众的幸福担在肩上。王培春善于在实践中琢磨和总结好的工作方法,推动山区发展。比如,典型引路、以点带面推动工作等。在平常观察中,他发现第四生产队队长崔林能力强、办法多,各项工作都走在全大队前面。例如,他们队的玉米丰产丰收独树一帜,王培春就组织其他生产队实地参观学习,让崔林现场介绍先进经验:一是精耕细作管理得好。二是充分利用牲畜牛羊多、肥料多的有利条件,大搞牲畜肥料和青草沤制混合肥。三是注重科学种田,选用新的优良品种,由原来的老品种“二糙黄”改用玉米新品种“新双”,使玉米单产由原先的300斤增长到500斤;后来,又使用了最新的玉米品种“新单”,使玉米单产达到900斤。第四生产队的好做法、好经验在全大队得到及时推广,后来,我又把山岭四队的农业高产经验推广到全公社。一花引来百花香,此后,全公社的粮食产量都上了一个新台阶。
模范林业员刘永昌是王培春树立的另一个先进典型。通过数十年的努力,他们把方山上的几道岭、几条沟全部栽上松柏树和果树,真正把这里变成了“松柏戴帽,果树缠腰,沟里沟外,柿子核桃”的花果山。这美丽山川的每一棵树木、每一处风景、每一块儿石头、每一条溪流,都浸透了王培春和山岭干部群众的心血和汗水。当时已60多岁的老党员、林业员刘永昌就是杰出代表。为了植树造林,他夏顶烈日、冬冒严寒,数年如一日,吃住在山上,特别是在滴水成冰的冬季,一天也不离他的“战场”。他的手、脚都被冻得裂开一道道血口子,他顾不上去医院治疗。手、脚上的裂口由于他不停地干活儿越裂越深越疼,为了不影响工作,他用细麻绳将粗糙如树皮的裂口缝合起来,继续坚持在工作第一线。王培春经常在大会小会上表扬他,要求全大队向他学习,还把他的先进材料上报公社、广为宣传。在刘永昌的事迹和精神鼓舞下,全大队乃至全公社都掀起了植树造林、绿化荒山的新高潮。
硬汉三战山岭沟
狮豹头公社岭多沟多、水少地薄,要想改变落后面貌,只有定下决心,因地制宜兴修水利。正当我们计划在全公社范围内开展治山治水工程时,作为先进大队山岭党支部书记的王培春坐不住了。他到公社找到我汇报了工作和自己的一些打算,想在山岭大队旁边的山岭沟,闸沟造地,把乡亲们带出世代贫穷的困境。我听后觉得他的思路是对的,当场表态支持并要求一定要做好深入细致的实地勘查和前期论证工作。
山岭大队所在的山中,有一条狰狞的荒沟从太行余脉的山丘间蜿蜒而过。这条千百年来被山洪冲刷而成的沟壑,人们叫它“山岭沟”。这条沟在山里逶迆起伏、曲曲折折数十里,又长又宽又深。干旱季节,这里只见乱石却不见一滴水,如果遇到下小雨或中雨,都会迅速渗入地下,消失得无影无踪。但是到了夏季连续降大雨或暴雨,漫山遍野的涓涓细流就会汇聚在一起,顷刻间便形成滔天山洪,顺着山岭沟奔腾咆哮、狂泄而下,在山岭大队的山口处汇入沧河。
山岭大队有8个自然村,每个自然村组成生产队,其中的下山岭、上山岭、下桃树坡、上桃树坡、桥北沟五个村都在山岭沟畔。王培春首先动员这几个生产队行动起来,在山岭沟搞闸沟造地。
按照统一指挥、就近施工、各自为战的原则,这几个自然村的劳力一起出动,利用农闲季节,冒着严寒,顶着北风,大干一冬春,修起一条条石坝,从附近山上取来黄土,在荒沟里垫1米厚,造出了一方方梯田。到暮春时节,他们紧赶着播种上晚玉米。不久后,社员看到家门口的荒沟竟然长出了绿油油的庄稼,都觉得这是祖辈从来没有见过的奇迹,一个个高兴得跳了起来。大家都想着,费了九牛二虎之力,终于有盼头了。看庄稼长势,秋后肯定有个好收成。
谁知天有不测风云,夏季一场洪水下来,把一沟庄稼冲了个精光。乡亲们看着半年的辛劳成果被一扫而光,捶胸顿足,伤心不已。
王培春安慰乡亲们说:“失败了,我们可以总结教训,只要我们有决心,明年再干,一定能行!”
有一天,王培春找我汇报情况,他说:“小队的力量显单薄,我要集中全大队的力量来治理山岭沟,说啥也要把这件事干成!”我同意了他的意见,同时,提醒他要注意科学施工,提高标准和工程质量。
王培春回去后,没有急于开工,大队经过了一段时间准备,有了一定财力后,他认为时机已经成熟,便带领全大队的精壮劳力开始了二战山岭沟的工程。这一次他们接受了第一次的教训,将原来用小、碎石头垒的“一”字型堤坝,全部改用大石头垒砌的拱型坝。经过一冬一春的艰苦奋战,又在冲毁的原址上造出了一沟梯田,并赶在“谷雨”前种上了玉米。
这一次,大家觉得比第一次有把握、有指望。也确实连续两年没有发大洪水,满沟粮食获得了前所未有的大丰收。可是第三年七月份,一场突如其来的暴雨引来特大山洪,一个小时内,犹如恶魔般的洪水,把全村乡亲们用心血汗水筑起的希望再次一扫而光。
那几天,山岭大队的男女老少站在被冲毁的沟两侧,看着又被大水冲成乱石滚滚的山岭沟,有的沉默不语,有的在伤心落泪,有的在放声大哭。
王培春这个铁骨铮铮的汉子,眼见自己打了败仗,在心里狠狠责备自己:我咋这么没材料呢!当年在部队打仗从没怂过,从不打败仗。这一次,自己凭一时之勇,指挥全大队的精壮劳力苦战一冬春,还是没有经受住洪水的考验!如今让全大队群众陪着自己吃苦受累。现在自己受批评、受处分都毫无怨言,但这人力物力财力的巨大损失、这劳民伤财的结果,自己如何承担?
王培春找到我,我们俩谈到半夜,他声泪俱下地深刻反醒自己的失误和粗心,要求我狠狠批评他。面对他痛苦的心情和激动的情绪,我先安慰一番,让他冷静下来,然后共同分析情况、仔细查找原因。第二天,我来到山岭大队的水毁造地现场,对在场的乡亲们说:“大家的心情我能理解。都别哭了。要是哭能解决问题,我就陪大家哭他三天三夜。俗话说,失败是成功之母。失败一次,咱们就向成功接近一步。关键是要总结经验教训,真正找出失败的原因。大寨人三战狼窝掌,前两次也失败了,但是人家没有灰心丧气,而是总结教训接着干,最后不是大获成功了吗?咱就不能学学大寨人,来个三战山岭沟吗?我相信,只要方法对头儿,就一定能成功!”
我非常了解王培春的为人和性格秉性,也很敬重这个老八路、老革命。如今看他伤心的样子,我知道他此时最需要什么。我就半开玩笑地用起了激将法:“看你这个带头人,咋成了带头哭?遇到困难就被打趴下了?地冲垮了,咱的意志不能垮!要想让咱山区百姓和子孙后代永不受穷,就得挺起腰杆来,不屈不挠跟困难作斗争!老话说‘浪再高也在船底,山再高也在脚下’,只要咱们有决心有信心,一次不行两次,两次不行三次,咱就不信治不了这个洪水恶魔!”
我带着王培春和大小队干部顺着沟沿往上走,每到一个冲毁的坝前,就停下来仔细查看过水的痕迹,研究分析溃坝的原因。又请来水利技术员张德堂,以专业的标准和科学的手段,计算洪水的流量和冲力等。了解掌握了这一组组数据后,就为我们下一步论证解决方案提供了科学的依据。
通过这一系列的调查研究,我们找出了前两次造地失败的原因,就在于修坝的方式不对,坝体根基不牢、不够坚固是主要原因。
我心里也在想:民间有“事不过三”的说法。山岭沟造地一定要尊重科学、讲究科学,决不能仓促上马、急于求成。万一再出现失败,就会极大地挫伤干部群众的积极性,对今后的治山治水工作造成严重的负面影响。
我清楚地意识到:闸沟造田是山里人根据本地实际独创的治理荒沟方法。它的意义决不仅只体现在山岭沟,如果能在这里搞成功,具有举一反三、在全公社推广的意义。所以,这是一个“龙头工程”,它的成败,直接关系到下一步全公社造地工程的开展。
为了确保下一次在山岭沟造地能成功,我反复在心里琢磨思考,前两次之所以失败,还是吃了“情况不明、方法不对”的亏。我又想起毛主席说的“群众是真正的英雄”。对!找群众。在工作实践中,遇到困难和问题,我常常到群众中找答案、找办法、找智慧,这个办法屡试不爽。我们召开了一次又一次“诸葛亮”会,王培春、张德堂以及一些群众代表从各方面查找失败原因,大家有一个共同感觉,就是山岭沟地势险竣,山洪水量大、冲力猛。而我们修的坝地基挖得不够深,没有扎在坚硬的石头根基上。当洪水漫过堤坝后,巨大的冲击力将堤坝底部的土掏空,才造成了堤坝倒塌。另外就是堤坝两头没有与两侧的山体牢固连接,形成了薄弱环节,山洪最容易在此处突破,造成毁堤后果。
山岭大队的大队长刘孝俊说:“水往下流,势不可挡,要想让水的流势减缓放慢,就一个办法:改下坡为爬坡,设法将水往下流改变为往上流,一定能成功!”桃树坡的老王说:“对!咱就把地垫成一头高一头低,让洪水从低处往高处走,一准行!”我听后茅塞顿开。是啊,我们垫地时,让下游高于上游,这不就可以使洪水由低处往高处流了吗!真应了那句老话“三个臭皮匠,顶个诸葛亮”。我们重新研究制订了施工方案,并从全公社抽调来上千名精壮劳力,在一个阳光明媚的冬日,三战山岭沟的决胜之战打响了!
我们为垒岸筑坝工程施工制定了很高的标准,具体要求是:地基一直挖到最下面的岩石层,堤坝两头顶到山体的岩石上。关键部位,全部采用大条石,全部用水泥灌缝,而且要求一律做到灰浆饱满。正面的一座座迎水坝由原来的拱型改为塔型结构,形成“南边顶着山,北边顶着山,底下屁股大,慢慢往上收”形态。随着大家的拼命苦干和时间推移,几十道底宽6米、顶宽1.2米的高低坝、消力池陆续建成,每条坝下的消力池(或叫“跌水池”),其作用是用来消减洪水的速度和能量。这就实现了我们事先设想的:把一路奔跑的山洪一次次“绊倒”,让它们翻过堤坝时,先跌进消力池消耗掉一部分能量,每个消力池的出水边沿都比下一个堤坝的上沿低0.5米,造成洪水慢慢往上爬的趋势,然后让洪水再跌入下一个消力池,再让洪水顺着上游低下游高的地势慢慢往上爬,进入下一个偱环过程。
我们就是这样,让洪水按照人们的意志,虽然总体上还是由山上往山下流,但局部却变成由下往上爬。就这样经过一条条堤坝的阻拦、一个个消力池的卸力,最终达到了消耗山洪能量、消除洪水破坏力的目的。
经过一冬一春的艰苦奋战,山岭沟第三次旧貌换新颜:一层层梯田,一沟沟绿油油的庄稼,散发出一阵阵芳香。这一年夏天,好像是老天有意要检验三战山岭沟的成果,雨比往年下得更大,山洪比往年更猛。
真是应了那句话:不经历风雨,哪得见彩虹。这一次,尽管雨下得更大、山洪来势更猛,但是洪水过后,大家迫不及待地跑出来查看,当他们发现那一道道堤坝、一方方梯田安然无恙时,那颗悬在嗓子眼儿的心,一下子掉到肚子里。大家奔走相告、欢呼雀跃,比过年都高兴。
这年的秋天,满沟的庄稼获得大丰收。千年的荒沟变成了米粮川,梦想终于变成了现实!
三战山岭沟的胜利,让我重新认识了王培春这个老党员、老八路一心为老百姓办事的敢想敢干、不向任何困难低头、不获全胜誓不罢休的精神品格。同时,也使我深刻认识到,为群众办好事也要实事求是,要遵循事物发展规律、尊重科学,更要紧紧依靠和密切联系群众,因为群众最有智慧、最有力量。
英雄处处是战场
三战山岭沟的胜利,鼓舞了山区群众战胜困难、与恶劣环境作斗争的信心和斗志。这对于今后要在全公社展开的一系列改变山区面貌的工程计划,具有十分重要的示范和引领作用。
在此后狮豹头全公社开展的治山治水、闸沟造田大会战中,王培春带领的山岭大队总是冲锋在前,敢打敢拼。他们的工程任务总是比别的大队完成的又快又好。在塔岗、羊湾、正面等各个会战工地上,山岭大队在王培春带领下总是早上晌、迟下晌,为了抢时间、争进度,他们“月亮当太阳,一天干三晌。”前半月他们趁月亮地儿迟下晌,后半月趁月亮地儿早上晌。当时在全公社有这样的口头禅:“闸沟造田谁最好?山岭的干劲儿、羊湾的质量、沙掌的速度。”王培春带领山岭大队在全公社的评比中,回回都是前三名。
王培春领导的山岭大队,之所以各项工作都能走在前列,是因为他始终做到了“以身作责、身先士卒”。“干部的行动就是无声的命令”,过去打仗时,他总是冲在最前面、撤在最后面;现在,他把家乡治山治水的工地也当成了战场,他上工比别人早,下晌比别人晚。苦活累活他抢着干,急难险重现场总是他冲在第一线。他当大队党支部书记要考虑方方面面的工作,但是他承担的工程任务量不但不少,还比别人干得更多。
为了抓住农闲季节抢时间赶工期,他号召大家趁月亮早上工、晚下工。一开始个别群众认为他说说而已、他自己不一定做的到,于是他们凑一块商量:准备明天4点钟就上工,给后到的王培春弄个难堪。第二天早上,他们趁着月亮地儿悄悄地来到工地时,却看到王培春正挥舞着铁锨,浑身冒着热气,汗水已浸透了衣服,一车土都快装满了。他们互相看了一眼,惭愧地低下头,心服口服地加入到大会战中。而每到傍晚收工以后,大家都走了,工地上还有一个身影在忙碌,他就是正在检查工程质量、总结经验的王培春。
在工地上,他总是第一个来,最后一个走。在他的模范行动影响下,大家你追我赶、明争暗赛,掀起了人人争当先进、个个争作奉献的新高潮。
在羊湾改河造田筑坝工程紧张进行时,因缺水泥将要影响施工进度,为解燃眉之急,我决定带领全公社民工下山拉水泥。王培春得信后,第一个响应。他带领大队民工拉着平板车来到我面前,只等我一声号令马上出发。这时,我听到山岭大队的大队长刘孝俊对他说:“你正发着高烧,就别逞强了。”我了解情况后也劝他不要去,他却拍着胸脯说:“小小感冒放不倒咱共产党员!”
王培春这种“轻伤不下火线”的精神令大家深受感动。其他大队也不甘落后,纷纷组织精壮劳力前来报到。短短时间内,一支人力车运输大队就组成了,我拉着平板车走在最前面,我们这支充满豪情和斗志的队伍,发扬“一不怕苦,二不怕死”和特别能战斗的革命精神,往返100多里到山下水泥厂拉回水泥,解了工程的燃眉之急。
在全公社治山治水大会战期间,王培春带领的山岭大队不但回回保质保量提前完成任务,还经常发扬共产主义风格,帮助后进大队赶任务、促进度,为全公社的造地工程大会战,作出了积极贡献。他总是像在部队一样,冲锋在前、身先士卒,真正体现了“干部的行动就是最好的命令”。他还特别注意做好战前动员,他的动员讲话很有感染力,在当时正值严冬季节,他站在高处为大家鼓劲加油:“你追我赶造地忙,山岭要当领头羊。先进能得奖,落后会挨嚷,坚决要拿头等奖!”“要想打胜仗,党员干部带头上!”“千年荒沟造成地,幸福都是干来的。”
在最冷的十冬腊月,是造地工程最关键的时期。王培春向干部群众喊出了“不怕艰险不畏难,要把荒沟变良田!”“战胜冰雪和严寒,完成造地再过年!”等口号,有力地激发和鼓舞了大家的干劲儿。
我调离狮豹头到其他乡镇工作,已经40多年了,王培春也早已作古。但对于他,我却迟迟不能忘记,他背着群众在山岭间奔跑的姿势,他在月光下挥舞铁锨的身影,总是在我眼前晃动,如在昨日般真切。我曾试着寻找他的档案,但因为年代久远已很难找到;他的军功章也从来没有向家人展示过,只是去年大雨时从老宅里冲出了一枚“解放大西南”的纪念章,默默地述说着过往。我是永远的狮豹头人,我和狮豹头人一样,永远会记住王培春同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