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在两会】裴春亮:打造红薯产业集群

2022-03-07 13:54:02 来源: 新乡日报 评论:0 点击:  收藏
新乡日报全媒体记者 刘军旗

他从农村来,念之、行之都是乡亲所盼;他当选全国人大代表14年来,共提交高质量建议143件,件件得到国家有关部门的及时回应,见证、推动了全过程人民民主的基层生动实践。他就是辉县市张村乡裴寨村党支部书记裴春亮

“老百姓盼的,就是人大代表干的。”这不,在正在召开的全国两会上,裴春亮围绕乡村振兴、共同富裕等老百姓关注的话题,又提出了一连串的建议。

“红薯是我国主要杂粮作物之一,相关产业链产品多达30多种。河南省的红薯种植面积位居全国第三,特别是在豫北、豫西偏远山区,红薯耐旱、抗逆性强、适应性广的优势得以充分发挥,比小麦、玉米的产出效益还高。”3月5日上午,裴春亮提出了《关于建设河南红薯产业集群的建议》。

裴春亮说,在红薯主产区,薯农种植红薯成本约700元/亩,应季鲜食红薯销售大约1元/公斤,每亩按产量较低水平2500公斤计算,纯收入1800元/亩。经贮藏错季销售可达2元/公斤以上,纯收入4300元/亩以上。

去年,裴寨村创办的红薯酸辣粉生产企业,生产酸辣粉近1亿桶,实现产值4.5亿元。每5公斤红薯可制得1公斤红薯淀粉,可加工出12碗酸辣粉,市值96元,其增值幅度达20倍,带动了种植、加工、调味品、包装印刷业、运输业乃至电商零售业的发展。

就红薯产业集群发展,裴春亮提出三点建议:一是产学研深度融合。立足红薯主产区,依托科研院所,结合龙头企业,从育种技术、加工工程技术和薯类培训推广三方面入手,建议国家支持河南建设国家级薯类工程技术研发中心,形成红薯育、繁、加工和推广技术体系,促进红薯产业健康发展。加强专用品种选育与配套栽培技术研究,建设优质红薯育苗基地。尤其要大力开展农民培训,示范推广新品种栽培技术,扩大良种繁育面积,进而提升红薯产品质量。

二是补链强链。在红薯产地尽快建设规模化红薯淀粉精深加工生产线。红薯浑身都是宝,既可以从红薯中提取淀粉,还可以从薯渣中提取膳食纤维,从废水中提取蛋白粉等。应大力支持龙头企业尽快建设日产1000吨以上的淀粉生产线,发展精深加工,促进红薯综合开发利用,延长产业链,使农民种植有目标、企业生产有货源,真正实现规模化、产业化经营,促进红薯产业健康可持续发展。

三是创新金融支持。建立农民、合作社和企业利益共享机制,构建互惠互利、多方共赢的长效机制。通过金融方式,建立多形式利益共享机制,提升价值链、拓宽增收链,让农民从农业提质增效中获得收益,从二三产业发展的增值收益中分享利润。

“我们已经打赢了脱贫攻坚战,实现了全面小康,但城乡差距、地区差距还非常大,需要进一步加快乡村振兴,让农业强起来、农民富起来,共享发展成果。”裴春亮说。


责任编辑:王艺元

关于

互联网违法不良信息举报 意见反馈 新闻地图 旧版回顾
网站简介 - 联系方法 - 招聘信息 - 新乡日报社简介 - 广告服务 - 网站地图
大河新乡网版权所有
©1997-201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