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新乡日报全媒体记者 刘军旗
中国电波城17万平方米标准化厂房加速建设,“河南精工”牵手郑州大学共建绿色建筑研发中心,760厂西家属区棚户区改造项目施工现场热火朝天,6条“断头路”打通工作有序推进,中电科22所圆满完成冬奥会电磁频谱安全保障任务……新春时节,行走在牧野区,新气象扑面而来,“牧野担当”振奋人心。
走好新的赶考之路,奋进新征程,从省、市党代会到省委、市委经济工作会议,无不把加快中心城区“起高峰”摆在更加突出的位置。
从全局看,市辖区GDP占全市比重不足三分之一;从一域看,99平方公里的牧野区,卫水环抱,高铁成景,工业基础雄厚,科教资源丰厚。在时与势的激荡下,在叠加机遇加持下,蓄势满满的牧野区,正全面起势、合力成势,加速塑造胜势。
“全区上下正聚焦市委、市政府作出的‘十大目标’‘十大行动’战略部署,抢抓机遇,大抓项目,紧抓环境,统筹工业项目、城市更新项目、灾后重建项目等,在抓重点中破难点、树亮点,在守责尽责中为全市‘进五争四’作贡献。”牧野区委书记牛晓辉表示。
先进制造业乃实体经济之基,亦是一个地方高质量发展最重要的本钱。我市城区的工业家底,多半在牧野区或由此开枝散叶。扎根牧野区的新航集团,孜孜不倦研制的核心产品,让“大国重器”有了“新乡制造”。数据显示,新航集团成为我市主营业务破百亿元的3家企业之一。2021年,牧野区工业投资增长29.1%,高于全市5.9个百分点。
善谋以成,只争朝夕。今年,牧野区实施27个亿元以上重大产业项目,带动完成工业投资30亿元,全力抓好349个500万元以上重点项目,带动全年完成固定资产投资150亿元以上。“把项目为王理念落实落细见成效,全区上半年拟开工项目力争在一季度开工,全年计划开工项目要在上半年全部开工,当年投资在9月底实现大头落地。”牧野区区长王开元告诉记者。
新乡名为“中国电池工业之都”,得天独厚的牧野区正全力建设中国电池谷核心区,一个个大项目、好项目孕育而生、纷至沓来。
——前瞻谋划、科学规划的中华电池产业园项目,以天力锂能为龙头,联合新乡多家材料、零配件、电池生产企业成立联合公司,形成原材料生产、电池配件生产配套、“中华”牌系列电池制造、PACK组装销售、电池回收拆解回收利用的完整电池产业链条。“中华”牌电池重铸辉煌,再次飞入寻常百姓家,梦想可期!
——重点推进天力锂能年产1.5万吨高镍三元正极材料、新太行公司方形软包动力电池等一批产业项目开工建设,科隆公司年产3.6万吨电池材料、河南锂动年产1.2GWH动力电池等一批重大项目竣工投产,确保中国电波科技城17万平方米标准厂房建成运营。
锻造长板,加固底板,也要补齐短板。去年那场刻骨铭心的特大洪涝灾害,牧野区辖区内的基础设施等损失巨大。按照市委作出的开展“基础设施建设攻坚年”部署和要求,该区抓项目、抢进度、保质量,加快实施城市更新和灾后重建。
连片开发,整体推进。强力推进高铁片区、中国电波科技城片区、定国湖片区等六大片区整体开发,完成老旧小区改造30.9万平方米,新开工棚户区改造安置房3189套、33.6万平方米。加快推进定国村、十里铺、吕村、堡上村等城中村改造步伐。
今年,我市计划打通13条城区“断头路”,牧野区主动作为,决定打通师大北路、前进东路等6条“断头路”。同时,重点加快20条区域道路建设,形成片区完整路网。推进14条城市支路及附属设施建设,完成5条道路雨污管网改造,畅通城市“毛细血管”。城市书房、生态游园、慢行绿道……一系列民生项目,正在让这座滨水生态城区更具活力与魅力。
把灾后重建作为紧迫任务,加快实施应急指挥中心、污雨水管网改造等94个灾后重建项目,完成投资10亿元以上。今年5月底前,确保卫河大堤维修加固、7个围村堤维修加固等水利项目全部竣工。
在工业强区、商业富区、生态立区战略引领下,打造“两区一高地”的步伐铿锵有力,厚重牧野展新颜,牧野今朝更好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