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市委、市政府的高度重视下,“改善农村出行条件”列入2021年我市重点民生实事,工作目标是新改建农村公路200公里。截至2021年12月底,全市累计新改建农村公路257.671公里,完成投资2.8亿元,超额完成目标任务。
农村公路建设发展,有效带动了“公路+扶贫““公路+产业”“公路+旅游”等新模式、新业态,群众“出门硬化路,抬脚上客车”正成为现实。全市农村路网体系不断完善,农村公路通达深度、网络化程度和通畅水平进一步提升,有效增强了农村经济发展的内生动力,带动促进了农村资源优势转化为经济优势、发展优势,为服务脱贫攻坚和乡村振兴起到先行保障作用。
我市农村公路建设的具体措施是,提高站位,统一思想,落实责任。采取有效措施抓落实,确保完成目标任务。要求进度滞后的县(市)组织相关乡镇召开工作推进会,督促相关单位落实主体责任,采取必要手段和措施,多方筹措配套资金,简化项目招投标程序等前期工作,紧盯目标任务、倒排工期、不等不靠,推动未开工的项目尽快落地开工,确保按时完成目标任务。
加大督导力度,落实督办机制。采用周统计、月通报等形式,各县(市)、区每周上报项目详细进展情况和存在问题,全市每月对完成情况进行通报,形成市局督导调研、县级政府组织推进、乡镇政府配合落实的三级统筹格局。进一步强化质量安全管理。市交通运输局切实履行行业监管职责,严格按照“通村入组”工程建设标准加强质量安全监管。委托技术人员对项目施工过程实施例行督查、指导,确保工程质量安全。
去年,我市遭受特大暴雨灾害,很多农村公路被冲毁。全市列入省灾后恢复重建计划的项目共计255个,建设总里程931.447公里,桥梁80座4294延米,估算总投资273924万元,争取上级补助74451万元。截至2021年底,纳入省2021年预安排计划的172个项目已全部开工,其中26个项目已完工。累计完成投资7.3亿元,累计完成路面工程120公里,完成投资进度位列全省第二位。去年11月12日,省厅下达河南省2022年第一批普通公路建设项目(含灾毁重建项目)预安排计划,本批计划共安排我市农村公路建设里程226.032公里,桥梁42座1541延米,安排总投资5.9亿元。在具体工作中,要求各县(市)、区确保在2022年6月底前完成全部灾毁重建任务。
“通村入组”项目是群众较为关注的民生工程。据介绍,三年来,通过实施“百县通村入组”工程,我市400个20户以上未通硬化路的自然村,实现与外部连接至少有一条出口道路硬化。解决了乡村道路通达不深、通而不畅、通而不连等问题,尽力打通群众出行“最后一公里”。目前,我市已经全部实现20户以上自然村通硬化路。
在 “四好农村路”建设工作中,各级各有关部门根据职责分工,主动为项目建设开辟“绿色”通道,简化审批程序,提供优质高效服务,强化用地和资金保障,加强监督指导,合力推进“四好农村路”高质量发展。严格规范基本建设程序,确保“四好农村路”高质量发展。加强宣传引导,发挥示范引领,通过典型示范带动作用,大力宣传“四好农村路”建设的意义和成效,形成全社会关心、支持和参与“四好农村路”建设的浓厚氛围。
目前,我市封丘县、新乡县两个县为全省四好农村公路示范县。“十四五”期间,我市将全域创建全国四好农村公路示范城市。今年年底,封丘县、新乡县创建国家级农村四好公路示范县,卫辉市、辉县市、获嘉县争创省级四好农村公路示范县。明年,卫辉市、辉县市、获嘉县争创全国四好农村公路示范县。
2022年,我市坚持保障和改善民生、持续为民办实事办好事的原则,将“新改建农村公路300公里”列入重点民生实事,持续推进“四好农村路”建设。下一步,将狠抓项目建设,促进工作提质增效,进一步强化质量安全管理,扎实推进示范县创建工作,以更好服务人民群众安全便捷出行作为出发点和落脚点,强力推进农村公路快速健康持续发展,让农村公路成为农民群众的“脱贫路”、“致富路”、“小康路”,农民群众的获得感、幸福感不断增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