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0月7日,站在10座蔬菜大棚前,驻卫辉市上乐村镇曲律村第一书记高兴地对记者说,乡村振兴部门不仅修复了去年暴雨洪灾损坏的产业项目,而且还配套修建了大棚的水沟和出水口,再来大水就不用担心了。
大棚内,今年的第二批黄瓜苗已破土而出,满眼翠绿欲滴。这一生机勃勃的景象都是市乡村振兴局坚持帮扶帮到底带来的结果。
受去年暴雨洪灾影响,曲律村的10座蔬菜大棚几乎全部损坏,要恢复重建需要200多万元。
“扶上马送一程”。市乡村振兴系统落实“脱贫不脱政策”,第一时间将这个脱贫村的灾后恢复重建项目列入巩固拓展脱贫攻坚成果和乡村振兴实施项目,建设10个占地30亩的新型钢结构温室大棚,用来保障该村优势特色蔬菜在不同季节种植和收获。
产业项目早投产一天,农村农户就能早受益一刻。为不失农时,应对汛期,市乡村振兴局局长董征元身体力行,在局四级调研员宗怀玉的协助下,深入贯彻“马上办理、马路办公”工作要求,带领帮扶干部,与时间赛跑,逐个项目推实施,逐个村子谋效果,抢抓施工周期,推进项目落地见效。曲律村就是他们多次现场办公、倾听群众意见的一个脱贫村。
他们通过与乡村干部探讨项目发展发现,这个扶贫项目之所以损毁严重,很大程度上是由于排水不畅造成的。要想避免大棚再次被毁,必须增加排水设施。他们又组织市、县两级乡村振兴局就追加排水项目的必要性、可行性进行比较论证,最终形成对大棚设施补充完善的共识。
但是要补充完善设施就必须追加资金,资金不到位就无法施工,可是如果要等下一批资金可能错过蔬菜生产期,应对汛期更是来不及。
如何解决资金与时间不对等难题?经过多次协调,乡村振兴部门把所有正在实施预拨付的衔接项目资金进行全面核算,对已实施项目进度和资金实际使用情况进行了具体测算,最终精准筹措结余资金15万元,用于曲律村大棚项目的排水配套,并迅速招标完成了项目实施,确保了10座大棚今年顺利渡汛。丰收过后,大棚再次播种了黄瓜等一批蔬菜,市乡村振兴局“马上办理、马路办公”成效受到基层干部群众的一致认可。
在工作中,市乡村振兴局大力弘扬“哪里帮扶有困难,哪里就是办公现场”的工作导向,把在县、下乡、进村、入户现场办公作为乡村振兴系统工作的基本方法。5月份以来,市乡村振兴局班子成员已在不同乡、村、户开展现场办公300余次,有效促进了全市衔接资金项目的建设实施。
记者手记
市乡村振兴局在帮扶卫辉市上乐村镇曲律村时,并不是简单地把蔬菜大棚恢复重建,而是更进一步寻找大棚受灾的根本原因,修建排水设施,彻底堵塞漏洞,尽最大努力减少灾害的再一次发生。这种“一竿子插到底”的务实精神值得赞扬。
“一竿子插到底”,就有可能涉及到其他部门,就需要协调各个方面,就是自己给自己找事情做。找到“病因”的市乡村振兴局岂能视而不见,主动担责、全力服务,彻底解决“病灶”,将隐藏的风险除去,将安全留给农民,将丰收留给农民。